比的,这个“博雅堂”书肆,光是建筑就有上下两层楼,一走进一楼,一股浓郁的墨香扑面而来。书肆内部宽敞明亮,布置得井井有条。
屋里整齐地摆满了一排排高大的书架,这些书架由上好的木材制成,散发着淡淡的木香,与墨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书架上的书籍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书籍分门别类地放置在书架上,有书画类,诗集类,佛经和道教的经文,有小说画本子等,在二楼则是专为科举考试所需的经、史、子、集?。
除此之外,在一个角落里,萧清还看到了关于天文、地理、医学、算术等方面的书籍。
她随手翻开一本关于天文星象的书。只见纸张洁白细腻,字迹清晰工整,墨色浓郁而均匀,显然此时的印刷术已经很先进了。这本书里面详细介绍了天体的运行规律、星座的分布以及天文观测的方法,萧清看得是头脑发晕。
她在医书类里竟然发现了部分的《千金方》和《唐本草》,完整的成书应该还没有编撰完,但这也令萧清十分惊喜了。更意外的是,萧清发现了几本关于炼丹的书籍,包括《龙虎还丹诀》,《太上卫灵神化九转丹砂法》等。萧清如获至宝,一连几日都在书店看书。
腊月初八,依然是一大早,萧清洗漱好之后就朝着化生寺走去。化生寺也在长安城郊外,凭萧清的速度,赶过去大概一个时辰。今天要去听佛法的人特别多,陆陆续续地有人从自已家走出来,汇集到大部队里,如同小溪汇入大河一样,队伍越来越壮观。等到达化生寺时,寺外的广场上已经聚满了人。人群熙熙攘攘,三五成群地低声交谈着。
“不知道这玄奘法师和法顺法师,法力孰强孰弱?”
“玄奘法师被陛下唤做御弟,法顺法师则被陛下称为帝心,这不好比啊。”
“我听说有一个人从出生就是哑巴,但法顺法师让他上前来,两人相对而坐谈话,随后这人就能听能说了。”
“我也听说,有一次,法顺法师带领徒众在骊山居住的时候,夏季虫蚁多,大师担心种菜锄地会伤害这些虫蚁,就为它们说佛法,让它们搬走。过了一会儿,众人去看那片土地,果然就没有虫蚁了。”
“我听说一个关于玄奘法师的,据说他们取经回来那日,是突然凭空出现在皇城外的,而且有人那天还听到天空中隐隐有声音传来,让玄奘法师上交经书后,赶紧回天上复命!”
众人纷纷谈论起那些得道高僧的种种神迹,不住地啧啧称奇,萧清也是在旁听得连连感叹,不知道这些事迹中,有几分真,几分假。忽地,锣鼓喧天,有喊声传来:“圣驾到,闲人避让!”随即,人群中就唰地一下,分开出一条道来,众人都纷纷低头行礼,迎接圣驾。(据网上查,唐朝时,除非很庄重的仪式上才行跪拜礼。)
萧清也低头,她用余光悄悄地瞥了一眼,就见走在最前方的是两排身着鲜亮铠甲的禁卫军,他们个个身材魁梧,手持长枪,枪尖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紧随其后的是一群骑着高头大马的宫廷侍卫。这些马匹毛色油亮,体格健壮,每匹马都配备着精致的马鞍和缰。
紧接着,一辆华丽无比的御辇缓缓前行。御辇由金黄色的木材打造而成,车身雕刻着精美的龙凤图案。御辇的四周悬挂着珠帘,珠帘由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串成,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车内唐太宗的身影若隐若现。
在仪仗队伍的后方,跟着一群身着朝服的官员,他们按照官职的高低依次排列。等仪仗走远了之后,人群才再度汇集到一起。
萧清也没有想到,太宗皇帝对玄奘取经归来后的开坛讲道这么的重视。她不禁回想起去年在骊山时的情景,对比现在的太宗乘銮驾,率百官来拈香,去年的那场集会似乎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