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一起念经的感觉。

之后和道观的人混熟了些,她还得到许可能进入道观的藏经阁去翻阅经文。但是萧清进去查阅了许多经书之后,发现事情似乎有点诡异。她没有发现有关法术或者修炼体系相关的书籍。这令她十分失望,却又费解,偌大的骊山老母殿竟然连基本的介绍修行体系的书都没有吗?

她不甘心,又去找道观的道长们求教,结果她们都说自打她们入观以来的确是没有见过此类书籍。萧清本还想能不能有机会求见一下骊山老母的,但从那日讲道之后,她再也没有见过骊山老母和樊梨花。也不知道是不是闭关了,还是不想见客。萧清只得作罢。

由于感悟的提升,她突破到中阶灵脉贯通境界之后,还没来得及巩固的修为也更为凝实。此时,她觉得再单单感悟对修行的提升帮助不大了,她得修炼吸收灵气。于是她和道观众人一一道别,感谢她们这段时日的关照。

原本她还隐隐期待是不是可以和大殿的主人骊山老母见面道个谢,结果还是无缘见到。萧清最后带着一丝遗憾地下山了,准备回自已的山洞修炼去。

而在一间紧闭的静室内,骊山老母正盘腿打坐,她朝萧清离开的地方看了一眼,轻轻地叹了口气,站在一旁的樊梨花不解道:“师尊,这位青衣客人是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为师看她身上因果线缠绕,不知道是好是坏”,骊山老母轻轻摇头,“罢了罢了,天道无亲,常于善人。”说完就再度闭目打坐起来。

萧清自是不知道入了大佬的眼,她将自已的东西收拾好,就包袱款款地下山了。镖局的人早早的就回去了,萧清自已来的时候已经默默的记好了路,所以她打算自已独自回去。

一路没有丝毫停顿地走下山来,萧清看见官路旁有一个茶寮,路过的行人在那喝茶歇脚。她也打算尝尝这茶,顺便听听大家讲的八卦。这一年多都呆在山上,其实她也并没有机会了解山外的事。

“听说圣上派去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已经回来了,还顺利带回了西天的真经!”

“没错,我大表姑家的女婿的远房表哥,在礼部侍郎家当差,据他说这唐僧取经回来就进宫向陛下复命,陛下龙颜大悦,命法师在正在修建的慈恩寺旁,主持修建一座佛塔来存放真经。”(注:《西游记》原文说的是放在雁塔寺,但百度百科历史说是取经回来后,太宗命玄奘主持修建大雁塔,来存放经书)萧清听得眼睛一亮,慈恩寺里的佛塔,那不就是西安的大雁塔么!??

其他随行的人听得也是啧啧称奇,就听到其中有一人惊叹道:“嘶!这慈恩寺不是太子为了追忆长孙皇后而建的么?陛下当真是看中取回的真经。”

“可不是么,据说当年长孙皇后在世时,有一年病重,陛下十分忧心,甚至太子都提出了要大赦天下来为娘娘祈福。还是娘娘规劝,不可为她乱了礼法才作罢。不过当时陛下请来了普光寺的昙藏法师,在宫中做了一场法事,为娘娘祈福。后来娘娘果真就病愈,长孙皇后可谓是与佛家早就结缘了。”

萧清在旁听八卦听得是津津有味。她就说嘛,唐朝皇帝不是自称是老子的后代,怎么会跑去信佛去了,原来事事皆有因果。这路人聊的起劲,从长孙皇后又说到了皇帝给太子授菩萨戒,又说到了太宗皇帝号召天下修复了329座古寺。而后话题又转回到了唐僧身上。

“据说陛下当年就封了玄奘法师为御弟,时常与他称兄道弟。玄奘法师取经之前就佛法深厚,不知道经历过这么一遭,佛法到底是到了何等地步?”

“到了什么地步我等凡人也弄不清楚啊,不过玄奘法师不日就要在化生寺开坛讲佛法,我一定要去听听看。”

“还有这事?”

“这岂能有假?没取经之前,玄奘法师都经常在化生寺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