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山脚下,镖局的护送任务也算是圆满完成,镖头和大家伙约好回程的时间和地点之后,便招呼着队伍转身离去。

而此时,萧清也发现,山脚下竟然有一些附近的村民在吆喝叫卖着。原来今年骊山老母寿诞特别隆重,来朝拜的人比往日更多,提前一个月,便有人陆陆续续地来了。

往年他们也会在六月十三日当天在山脚下卖点东西,但今年人多,也来得早,所以他们也早早地在此摆起了摊子,做起了生意。

打眼一看,有卖包子馒头的,有卖馄炖汤面的,还有卖针线荷包什么的,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集市啊。萧清甚至还看到有不少人在招揽住宿,很多人来晚了或者是家里仆从太多,就会选择在山脚下的村子里租村民的房子住。

萧清打算先到山上的殿里看看还有没有住宿,能住山上当然是最好的。

同行一个月,萧清也和同车的人建立一些情谊,她见其他人想在山脚歇息一会再上山,于是上前和他们打了声招呼,就背着自已的包袱一步步向山上走去。路上也有零星的行人在卖力地向上攀登,对比之下,显得萧清的步伐就轻松许多。

起初山路还算平缓,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山路也变得越来越陡峭。萧清步伐却始终平稳,她将一波又一波行人甩在了身后。

此时,云雾已经在她身边缭绕,仿佛伸手就可以触摸到。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仙境一般,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登上山顶,感受着呼啸而过的山风,有一种别样的清爽。站在山顶,俯瞰着四周的美景,萧清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成就感,远处的山河大地尽收眼底,似梦似幻。

一登上山顶,骊山老母殿赫然映入眼帘,这是一座古老而庄严的大殿,红墙青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神秘的光芒。

此时,殿外已经有一些行人,但大家都很安静,似乎怕惊扰了神灵。萧清在殿门前庄重地拜了拜,然后才走入前殿。

这里空间相对开阔,两侧摆放着一些古代的碑刻和经文,有的文字十分古老,萧清还不认识=_=。正中央摆放着一座巨大的香炉,香炉中香烟袅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让人的心灵在瞬间得到净化。

香炉中积着厚厚的香灰,显然,此处香火很旺。

穿过前殿,便来到了中殿。殿内宽敞明亮,气氛庄严肃穆,殿中央供奉一尊高大的神像。神像端坐在高高的神台上,高达数米,金身璀璨,姿态优雅却又浑身充满一种超脱世俗的气质;神像面容慈祥而和蔼,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智慧和温柔。

仔细去看,萧清就发现这神像的瞳孔居中,竟不似人类的瞳孔。神像嘴角微微上扬,显示出一种独特的自信和从容。

神台的周围摆放着各种水果等供品,殿内的墙壁上也绘制着精美的壁画,画上画的竟是人身蛇尾的女娲炼石补天,捏泥造人的故事。画面生动,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又给人一种,你若再细瞧,就会被拉入那个古老的时空中去的诡异感觉。

萧清觉得无论是神像,还是壁画,甚至是那神台,都充满了一种神性,让人想去探究,但又看不透,摸不着。

后殿是殿里修土的住宿区,贸然进去十分失礼,所以萧清就没继续前进。只在外面匆匆一瞥,可以瞧见院里有郁郁葱葱的草木,还有一口看上去也十分古朴的古井。不似想象中的苦修,反而透着一股生机和活力。

大殿的左侧是钟楼和鼓楼,钟楼内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铜钟,钟上刻满了经文和图案,可以想象每当钟声响起,声音将是何等洪亮。

鼓楼上则摆放着一面巨大的牛皮鼓,鼓身上也绘有精美的图案和经文。钟为金声,属阳;鼓为革声,属阴。它们相互配合,预示着天地、日月、昼夜等自然秩序的和谐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