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太子妃突然薨逝,太子送去的信中又描述了一番自己的悲痛以及两个孩子的可怜,家中女眷和太后又纷纷病倒,丧女之痛加上太子在信中意有所指的话,重重不甘的情绪交织,父子几人商议后,这才决定入宫,求皇帝给个说法。

但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皇帝刚刚得知太子妃之死可能的“真相”,心中正是失望又难堪之时,父子两的哭诉反倒像个笑话,笑他此前为太子筹谋的一切都是无用功,笑话他寄予厚望的太子很可能是个蠢货!

周老太爷和周御史战战兢兢回道:“启禀皇上,此前太子妃在长公主府因受到惊吓一病不起,此后一直不见起色,但微臣怎么也没想到她会就这么去了,微臣恳请皇上彻查当初在长公主府到底发生了什么,太子妃到底是受了谁的惊吓!”

见他们不依不饶,皇帝沉声道:“当初太子妃刚病倒时,你二人就没有不解之处?为何当时不彻查?非要等到太子妃没了才跑到宫里来让朕做主?”

两人对视一眼,皆察觉不好,周御史知机,忙叩首道:“还请皇上明鉴,微臣与父亲乍闻噩耗,府中妇孺皆悲痛欲绝,一时难免激愤冲动,不曾深思熟虑,还请皇上赎罪!”

皇帝多少也有些迁怒,挥了挥手:“丧子之痛朕也理解,但往后还得谨慎处事,再者老国公这么大年纪,在这里又哭又跪,他能受得了几回?此番朕便不再计较,太后这会儿也伤心着,你们且去看看她吧。”

“是,微臣遵旨。”周御史忙应下,搀扶起颤颤巍巍的的父亲走了。

皇帝对英亲王道:“你也先回去吧。”

英亲王却道:“皇上,城外分尸案已经查明大半,若您还打算像上回一样处理,您说一声,微臣好把证人证据再给您送来。”

皇帝一把抓住御案上的一叠奏折朝他狠狠扔下,怒吼道:“你就不能让朕省点心吗?你一定要逼朕吗?如今已经死了个太子妃,你还想如何?”

奏折打到头上身上,英亲王纹丝不动:“微臣不想如何,只不过上次太子为了报复微臣便对一妇人动手,这次又没了太子妃对了,太子妃也是个妇人,就不知道若还有下次,又会如何。”

皇帝气得脸都白了:“你你”愤而压抑着声音道:“那你是什么意思?叫朕废了太子吗?”

英亲王抬眸回视:“虽说这是皇上您的事,但若您当真问微臣的意思,微臣的确建议您可以考虑一番。毕竟您要知道,供出太初苑的人是顾俊杰,他是宣平侯的四子,而宣平侯府却是廉王的外家,您说,这件事廉王可知?若廉王此前不知,此后知道了,他又会对太子是何想法?”

第47章 胆小

皇帝一时僵住了, 英亲王继续道:“太子的确是您从小就寄予厚望培养,但您如今春秋鼎盛, 您的儿子们却个个长成,皇家是个什么地方,您比任何人都清楚,难道您真的以为从小立了太子就可以避免“端王之乱”的惨剧再次发生吗?”

“此乃微臣肺腑之言, 丝毫不敢隐瞒皇上, 您若执意让微臣退步,微臣大不了再回北疆,到时天高皇帝远, 微臣自得自在, 想必太子也会高兴,可如此一来, 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罢了。您若一心视而不见,便当微臣这番话从未说过。”说着, 深深一礼:“微臣告退。”

皇帝瘫在了龙椅上,一时复杂又失望。复杂的是真话不好听,英亲王也知道, 但句句刺耳却还是句句真话。他这块磨刀石也的确好用, 可叫他失望的是太子这柄由精铁玉石铸成的宝刀,却未必能如他所愿打磨得锋利成才。

英亲王回到王府时,众人都等在前院,见他完好无损的回来了,无不松了口气, 姜丛凤眼眶发红,自他进来那一刻目光便未从他身上移开过。

“没什么事,无需如此大惊小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