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不哭!”团子走进船舱抱着她奶声奶气道。

姜明月看着眼神中满是无措的儿女,伸手抱住了她们。

“阿娘只是太高兴了。”

她别过头擦掉脸上的泪,牵着儿女走出船舱道:“娘和舅舅在这里出生,也是在这里长大的。

阿娘像你们这么小的时候,每逢集市,你们姥爷都会驮着阿娘去赶集,他会给阿娘买甜甜的糖葫芦、圆圆的芝麻球,长长的糯米糍粑,这季节还会带着阿娘泛舟沪上,摘莲花、藕尖……”

姜明月望着已是近在咫尺的沅江府,声音温和地向儿女讲述起了一些小时候的事。

“娘,阿爹会像姥爷一样驮着我们赶集吗?我们也想吃芝麻球、糍粑!”

姜明月低头对视上儿女的双眼,很坚定道:“会,你们阿爹,和你们姥爷一样,会是这世上最好的阿爹。”

“那咱们是不是很快就能下船了?”

姜明月‘嗯’了一声。

“快的话,中午就到码头了。”

团子高兴的欢呼了起来。

栾周氏牵着刚会走路的儿子出来,看着又蹦又跳的团子,温声笑问:“什么事这般高兴。”

姜明月转过身来,看着栾婶:“他们知道咱们很快就能靠岸。”

“真是难为这两个孩子了,别说是他们了,就连我都要在船上待不住了。”

姜明月看着儿女毫不吝啬的夸道:“她们都很懂事,我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远不如他们。”

团子听着母亲的夸奖,神气的仰着小下巴,眼睛眨呀眨,那叫一个得意。

他这丰富的面部表情,逗的姜明月、栾周氏忍俊不禁的。

“哥……哥……”

宝儿挣脱开母亲,颤颤巍巍的朝团子走了过去。

“来,快过来,哥哥这里有糖哟!”团子一边走一边道。

栾周氏看着追着团子走的儿子,小声对姜明月t道:“宝儿满十一个月后,你栾叔私下里就开始教他喊爹,一直教到他周岁,结果就是他开口第一句话,喊的不是爹也不是娘,而是哥哥,可把你栾叔酸坏了。

昨日里听宝儿又会唤姐姐了,天啊!简直给打翻了醋坛似的,给我念叨了半夜。”

姜明月捂着嘴笑了起来。

“估计做父亲的都是如此,想当初我们在上清观时,团子抱着长生道长喊爹这事也让谢渊醋了许久,他甚至还背着我专门给长生写了一封信。”

“哦?写的什么?”栾周氏好奇问。

姜明月轻轻摇了摇头。

“我也不知,不过从哪开始,长生更加热衷让团子喊他爹了。”

栾周氏闻言忍不住笑道:“这些男人们啊!有时候幼稚的和小孩无异。”

二人正在说笑,宝儿突然摔倒在了甲板上,姜明月发现栾周氏下意识的往前走了两步,却又硬生生的止住了脚步。

“栾婶不扶吗?”

栾周氏狠了狠心道:“不扶,他能自个爬起来。”

宝儿是栾叔、栾婶的老来子,眼珠子,二人平日里虽很宠溺他,但在教养这方面却很拎的清。

团子看了一眼娘、栾伯母,看她们都不打算扶宝儿,他走到宝儿的面前蹲了下来。

“快起来,哥哥给你糖吃。”

宝儿还小叫哥哥、姐姐也就算了,团子、葡萄可不能再乱了辈分,所以姜明月纠正道:“叫小叔!”

团子背对母亲,只当是什么也没有听到继续拿糖引诱宝儿。

只不过他没有成功,宝儿趴在甲板上就是不起来,最后还是葡萄出手,用一个彩球,将宝儿哄了起来。

几人在甲板上玩闹的这会功夫,学习结束的齐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