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已是二月十五。
青石胡同,姜明月正在和弟弟讲述葡萄、团子的一些趣事,苹果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夫人,赵夫人和赵少爷来了。”
“将她们请到客厅,我一会就来。”
姜明弘往外看了一眼问:“这位赵夫人是?”
“她丈夫是赵明礼。”
这段时间,赵氏隔三差五的就会来她家拜访,姜明月和她已很熟悉。
姜明弘双眼瞬间明亮了几分。
“姐夫何时结识的赵明礼?”
“这事就说来话长了,等会我再给你细说,现在你陪我出去见见赵夫人和云瀚,云瀚这孩子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你姐夫起了惜才之心,想介绍他到余氏私塾读书,你今日正好可见见他。”
“好!”
二人走进客厅,赵氏、赵云瀚立刻站了起来。
“谢姨!”
“乖!赵姐姐快坐。”
四人坐下后,姜明月对赵氏二人介绍道:“这是我弟弟名唤姜明弘,去年中的秀才,他和我相公一样,也是余氏私塾走出来的。”
“姜公子年纪轻轻就已是秀才,假以时日肯定能和谢状元一样,高中三鼎。”
姜明月闻言笑了。
“借赵姐姐吉言了。”
她顿了顿看着弟弟道:“你带着云瀚出去玩会,我和赵姐姐说说贴己话。”
“好!”
姜明月看二人出去了,走到赵氏的身边低声道:“我阿弟还是余氏私塾,余山长的弟子,云瀚如果这时候入私塾,只需我弟弟引荐一下即可。”
赵氏闻言高兴的握住了姜明月的手。
“姜妹妹真是太谢谢你了。”
儿子已经六岁了,这两年她和丈夫一直都在为他进私塾的事头疼,太好的私塾他们进不去也交不起束脩,差一点的他们不愿送儿子进去浪费时间,所以也就拖到了今日。
自从谢渊给丈夫提了几句余氏私塾的事后,二人就上了心,这段时间他们一直都在打听余氏私塾。
越是打听二人越是满意,恨不得立刻就将儿子送过去,只不过现在不是私塾招生的时候,之前他们还以为要六月份才可以。
“赵姐姐不必客气,我很喜欢云瀚这孩子,也不想他这样一直虚度光阴。”
二人说好赵云瀚进私塾的事,姜明月道:“只是辛苦了云瀚,要每日往返于宛平、京都。”
“之前我和丈夫就已经商量好了,等云瀚入私塾后,我们就搬到宛平去。”
姜明月闻言倒是有些惊讶。
“搬到宛平?”
赵氏点点头实话实说道;“在宛平租房比京都这边便宜,平日里的花销肯定也不像京都这么大,这样相公往后也能轻松一些,至于日常当值,早起来一会也就是了。
再就是云瀚还小,让他一人每日走这么远的路求学,我和相公都不放心。”
二人都是疼爱孩子之人。
“到也是,你们日后搬到宛平,如需要帮忙只管去找我弟弟,他对宛平甚是了解,认识的人也多,应能帮到你们。”
“好,如有需要我们一定去找姜公子。”
姜明月一片好意,赵氏实在没有拒绝的理由,也不想拒绝。她今日主要是来给姜明月送野味和羽毛的,所以并未多待。
两刻钟后,姜明月和弟弟目送她们母子走远后,她转过身来看着弟弟问:“云瀚如何?”
“的确是个读书的好苗子,最关键的是,他待人很赤诚。”
“你姐夫也是这样说的。”
姐弟二人一边往回走,姜明月一边问:“咏思近来可好?”
“前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