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一下也好。她和陶砚要去,女儿陶蓁也带去,那家里就只剩下婆婆丁氏了。
“你说,唐家嫁女儿,要不要问娘去不去?”
柳二丫犹豫,不知道要不要问。
因为丁氏以前在陶家做过丫鬟,虽说她已经赎身出来了,嫁人生子时间也过去了二十多年,人都变了一个样,但仔细看还是有年轻时候的影子。
若是被认出来怎么办?
柳二丫倒是不介意,她自己就是乡下来的,刚开始和城里人打交道,特别是陶砚升官之后对着那些大小官太太的时候,好多人都在背地里笑话她呢。柳二丫不但没有理会,反而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大大方方。
现在她们再见了她,除了几个心胸狭小的,其他都是和和气气。
而陶砚也不会介意的,那是他亲娘呢,他若是介意早在当初去蒲知府家里拜访的时候就只会他自己去了,而不是一家人都去。毕竟蒲知府是四品官,他的夫人就是四品的诰命,家里的孙媳妇也是官宦人家出身。
陶蓁就更不用说了,她年纪小什么事都不懂。
跟她说去唐家吃酒席,她会以为是去干爷爷家或者是外租家,过去之后和每个人打招呼然后跑跑跳跳,吃完饭再跑跑跳跳,接着就回来了。
她担心的是丁氏。
陶砚也有这种担心,本来一家人好好的,若是他娘因为去吃了一顿酒席回来就变得不开心,那还不如不去。
“那我去问问。”
他说完这话就站了起来,“之前说要去找外祖家的,我确定了大概地方之后就寄了几封信出去,现在正好得了些消息,便一起跟娘说一说吧。”
柳二丫也记着这件事呢,于是连忙跟上。
丁氏先是听到了娘家的消息,高兴得直掉眼泪,“真的吗?真的找到地方了?你外祖家住的地方叫做丁家村,旁边就是你外祖母家的周家村,中间啊还有一条河,后面的山上是大片大片的忍冬花。”
“是找到地方了。”
陶砚看着他娘高兴的模样,有几分不忍,但还是把信上的事情说了出来,“那是一个叫做木棉县的地方,距离我们这里大概有三个月的路。三十六年前木棉县发生了一场大旱,不但地里颗粒无收,好些河里的水都断流了。”
“大旱一年之后,又是地动,于是家家户户开始了逃荒。”
丁氏怅然,“逃荒啊……”
一旦开始逃荒,那基本上是十室九空,家家户户拖儿携女,把家当都背在身上,以后就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