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1 / 2)

若做半年的典史,能让陶砚攒下这样的家底,那他就得好好的琢磨琢磨了。毕竟几个月前因为查出了前任知县屈打成招的事,自己和蒲知府联名参了他一本,对方现在正焦头烂额上折子辩解呢。

但不管他怎么辩解,往后三年是没有希望升迁的了。

有前车之鉴在此,胡知县可不希望自己步他后尘,毕竟这一次自己十有八九是要升官的,若是到时候升官不成反被贬,丢脸事小,影响官途事大。

“夫君,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胡夫人道:“这个陶娘子,是个持家有道的。她刚和陶砚成亲不久,就在码头那一处开了一个供人租住的小客栈。”

“每个月也能挣个几两银子。”

“然后前两个月,她突然拿出来好多兔子皮,做成了一件件兔皮衣裳往外头卖。夫君你不是说我们女儿生辰那一日穿的那件白色斗篷很好看吗,那件斗篷就是跟陶娘子买的,花了五十两银子。”

“先头大家都以为她是从哪儿收来的,也想掺和一脚呢,但是后来才发现,她从三年前便开始养兔子了。”

胡夫人说起这事的时候,带着几分赞叹,“怪不得县城这一两年,有些酒楼总有兔子肉卖,原来都是陶娘子家里养的。她养的兔子,肉往外头卖了,然后把兔子皮攒了起来,这一两个月,怕是卖了有几百两银子。”

“以前瞧不起她是从乡下来的那些人,现在哪一个不夸她能干?”

“好笑的是,有些人家也想从乡下娶儿媳妇呢,希望自己家里也娶回来一个陶娘子。一个这么会持家的儿媳妇,出身也就无所谓了,更别说她成亲之后,还学会了读书写字,现在再看她,那是一点都看不出是乡下出身。”

胡知县这才了然,“既然如此,那就把那块地卖给他们家吧。”

101. 第 101 章 回柳家村

柳二丫花了一千两银子买下了胡知县家里的一块地, 那块地一共有田地八十五亩,八成以上都是上好的良田。

并且旁边还有一条河,用水也方便。

这块地离县城不远, 走路大概一个时辰左右,买之前他们全家都去看了, 还见过了正在地里劳作的佃户们。这些佃户们听说东家要把地卖了,顿时诚惶诚恐, 期期艾艾地上前来询问以后还能不能继续把地租给他们。

还再三保证一定会按时交租子。

陶家买地并不是为了耕种的, 租生不如租熟, 既然这些佃户们有意, 那他们也就不用另外找人了。

于是柳二丫便说等买下来之后,就会通知他们重新签契约。但她也说了,只有勤劳肯干的人才会收, 若是那些好吃懒做, 手脚不干净的,统统都不要。

佃户们喜出望外。

一千两银子花了出去,换回了薄薄的一张地契,家里剩下的银子就只有一百多两了。近两年来柳二丫手里的银子还从来没这么少过,顿时就是一阵不自在。

于是她想把银子赚回来。

想来想去,她的目光还是放在了兔子身上。现在柳家村一共有三家人在替她养兔子,一家是最早的柳盼儿也就是她大伯家, 一家是后来的柳三伯娘家,柳三伯娘以前帮了二丫挺多忙, 所以一想到要找人养兔子, 柳二丫就想起了她。

另外一家,就是柳二丫她大姐和大姐夫,柳大丫一家了。

人贩子案后, 带路的石三郎不好再回去石家村了,于是在柳树根和金氏的建议下,他和柳大丫带着女儿搬到了柳家村。

现在一家人暂住在柳家,给柳二丫养兔子,等明年柳树根和金氏就打算把家里的地收回来,租给他们种。柳大丫吃过这几年苦头长进了许多,最起码没说出‘怎么还要租子’这样的混账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