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 / 2)

柳大丫连忙否认,“那孩子是石家村那边的一个亲戚带来的,说是亲戚家里生得太多养不活了,这才送出来给人做儿子。”

“都没上过族谱呢,也没交过人头税,村里的人说买下来养几年,然后再上族谱,那就是我儿子了。”

柳二丫的心跳得很快,她又问道:“那你说你看上的这个才三岁,要十二两银子,那是不是还有别的?”她故意问道:“有没有更便宜的?有贵的就应该有便宜的,年纪大一些的或者长得不那么好看的。”

“有没有?”

“若是有,你干脆买便宜的。”

柳大丫没有怀疑,她还以为是二丫不想借给她那么多银子呢,于是不情不愿地回答:“有是有,还只要五两银子。但是他病得厉害啊,买下来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若是不能活我岂不是亏了?”

“还是那个小的好。”

柳二丫竭力控制自己,才没有骂出声来,亲戚家的孩子、长得好、三岁、十二两、没上族谱,还有另外一个病得厉害,不知道能不能活。

这不就和最近陶砚正在抓的人贩子对上了吗?

既然长得好,那就是家里不愁吃穿,这样的人家哪里会把孩子给卖了?还一卖就是两个或者更多,难不成世上有专门生了儿子来卖的人家?

没有这样的人家!

倒是有拐了这样人家的孩子,卖到深山老林里去的人贩子。怪不得陶砚忙碌了这么久都没有找到消息,原来是没有找对地方。

为了防止误会,柳二丫又细细问了一遍,知道了带孩子来的那个人是石家村某个人的亲戚。他是大概七八天前来的,这次带了五个孩子来给石家村和隔壁的董家村挑选,都说是亲戚家的孩子,家里养不活了才送给人养。

其中有三个男的、两个女的,男孩就卖给没儿子的人家做‘儿子’,女孩就卖给有儿子的人家做童养媳。

至于年纪更大的女子,倒没有出现过。

问到这里,柳二丫已经有七八分肯定就是这些人了,这样的情景她是一喜一忧。喜的自然是她这个傻大姐,竟然还真的以为这些孩子是他们父母主动卖掉的,只要买下来就成了自己的‘儿子’。

所以对她的问话,是毫无隐瞒。

忧的就是不知道这个事情,她那个大姐夫知道多少,会不会因此连累大姐和侄女。另外就是那些被带走的女子在何处,那个生病的孩子要不要紧?

想着这些的柳二丫坐不住了,她站了起来对柳大丫道:“大姐,你先在这儿待着吧,我这就回去给你拿银子。”

她决定先把人安抚住,“你跟大姐夫先待在爹娘这儿,不要乱走动,我回去拿了银子就回来。可莫要随便乱走,免得我回来找不着你。”

柳大丫喜出望外,“二丫你放心,我哪儿都不去!”

95. 第 95 章 人贩子(四)

柳二丫把人安抚住, 就急匆匆的出了门,她在屋子里转了一圈,找到她娘忙问:“娘, 那石三郎呢?他还在家里吗?”

金氏道:“带着他闺女在屋里呢,昨晚闹到半夜, 他们又赶了好几天路,说是路上也不敢合眼, 这会儿怕是还没起。也就你那个傻大姐才一早就起来催我给银子。”

“怎么了二丫, 你劝住你大姐了吗?她不会还想着要买吧?”

这事一时半会的说不清, 柳二丫道:“娘, 我现在先去找陶砚商量一下,我让大姐她今天留在家里哪儿也不要去了,你帮我看着点。”

“对了, 爹呢?”

金氏抬头望了望天, “你爹早上带着饭菜出门了,说是今天卖完了就早些回来,估摸着差不多了。”

“哎,你爹也气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