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2 / 2)

丞一名,没有主簿。县丞往下便是典史、宣课司大使、兵马司吏目、司狱、府税课司大使以及仓大使。现任的典史魏大人是知县的心腹,除了掌管监察狱囚之事外,还兼管着县里的粮食、税务、户籍和巡逻等。

魏大人对粮食的事感兴趣,陶砚并不奇怪,他准备等夏收回来便向他禀告呢,但他没有想到对方居然连这几天都等不了了。

看来这件事,比他想象中的更要紧。

想到这里,陶砚不再迟疑,“干爹,你等我一等,我回去拿个东西就来。”说完这话他转身往家里跑,然后拿着一个卷轴出来了。

“你拿的是什么?”

陶砚卖了个关子,“干爹,待会你就知道了,保准不会让你失望的。”

张捕头哈哈笑,“好小子,那干爹就等着了。”

两人赶紧赶慢,一路来到了县衙,然后见到了正在屋内等候的典史魏大人。陶砚先行了一礼,“卑职参见大人。”

魏大人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年纪轻轻,倒有几分运道,张捕头说你发现了一个法子,能让村民涨收成,详细说来。”

“不敢欺瞒大人。”

陶砚站在下首,恭敬地回道:“家母去岁给卑职定下了一门亲事,是柳家村的一位姑娘。卑职的岳父家在村西,周围并没有井,每天都要早起去挑水,所以岳父便打算在家里打一口井。”

“可谁知打井人过去却说那片地没有水脉。”

“卑职见状便想到了之前从书上看到过的引水法子,只需要水在高处,便能够通过竹子一节节地连起来,将水引到底下供人饮用。恰好内子知道后山有一处泉眼,于是卑职便帮着岳父将山上的泉水引了下来。”

魏大人惊奇,“书上的法子?不知那本书在何处?”

“在卑职家中,”陶砚顿了顿,然后不太好意思地说道:“不过那是一本话本,并不是正经的经史。”他不读书改习武之后,有一阵子就沉迷于话本,而话本向来不被正经的读书人所喜,所以他这话说得忐忑。

魏大人唔了一声,“那你下回带来给本官瞧瞧,现在继续说引水的事。”

“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