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这样下去,恐怕事情会超出我们的掌控。”
阿窟雅知道,这些年东征西战,阿什特部与阿什昆部的立场其实经常产生冲突。
必要的时候,阿什特秘然可以成为她的助力。
阿窟雅王姬抬头,看向面前独眼的掌权人。
对于草原的将来,他们有一些共同的愿望。
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王姬语气严肃地唤起他的名字:“秘然。”
阿什特秘然抬头。
阿窟雅:“你知道我的意思。”
阿什特秘然却眉头紧锁,沉默良久,审视着她清亮锐利的双眼。
当日,并未给她什么明确的答复。
--
“人心有浮动是当然的。”
衣颉可汗语气很是平静。
“秦无疾。如果他真的脾气平淡,任人磋磨,就不像是关朔选出来的使臣,更不像中原那位铁血相国的子嗣。”
衣颉可汗笑道:“朕也不用真心惦记着他,想把他纳入麾下来。”
侉骨站在衣颉可汗对面:“他对于人心的破坏,对各部的分裂,也许比我们之前预想还要更大一些。”
衣颉可汗听出他意有所指,问道:“阿窟雅最近和阿什特部走得很近?”
“据说是这样。”
“看紧她。”
衣颉可汗捏着指骨上的黄玉扳指,宽阔的脊背靠在兽毯之上,简短命令道:
“我知道她这段时间心思活络。无论如何,这件事朕日后再处置。现在……不要让她坏了朕的大事。”
“遵命,大可汗。”
--
“只有抛出有利可图的条件,才会各持利益,意见相左。”
“只有真切以为自己是对的,才会党同伐异,半步不让。”
秦无疾道:“如若一开始便表明意在天海山,则戎索举国敌对大齐,形同铁板,无从攻破。”
秦无疾:“利诱方有做事的空间。”
前几日,甄英武眼睁睁看着戎索几个小部族王屁颠屁颠跑过来示好……
每个与秦无疾聊过的人,竟都答应帮他们去说服那草原可汗推进议和。
甄英武这才知道方贫之前所言非虚。
秦无疾从一开始就设计好了手段,以利为饵食,钓上来一群不知内情的大馋鱼。
也难为他们相信秦无疾这样的武将,竟然真的志在和平。
“大将军要做好两手准备。”
秦无疾继续道。
“我们已经在戎索消耗了不少日子,再有半个月便要入冬。”
秦无疾抬头看他,语气坚定。
“不论议和结果如何,我们再等十日。”
“我已安排了专人探听风声,如若王庭之中传出口风,十日之后,衣颉可汗仍旧不同意割地求和,不论是否公开消息,我们当夜便趁夜色离开,决不可有片刻的耽误。”
“如果戎索真的同意议和。”秦无疾顿了顿。
“你们先行回去,我等城池交接之后,再行回城。如此一来,不论都督打算何时开战,局势都将对河东极其有利。”
几位“病重不起”的使者聚头议事,方贫与葛昌时都在,闻言脸色皆有变化。
“你自己留在戎索?你带多少人?”
葛昌时没想到他胆子这么大,心中情绪复杂:“古往今来,面上答应让出疆土,实则拒不兑现的事情多了,你怎么保证万无一失?”
“葛副使所言甚是。”方贫紧接着开口,“局势不明,身陷敌营并非良方,秦副使不该以身犯险。”
“若他们拒不兑现,我自有脱身的办法,这些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