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1 / 2)

【作者有话说】

来晚啦。甜夜宵奉上,吃完记得刷牙。

144 宁日

◎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云州一战打了足足半个多月。

应安休养生息, 再没有直面战火,但作为河东道最北端的城池,警戒是重中之重, 除去负责春耕的人员, 应安所有军兵都要参与巡防, 无一例外。巡人以三日为期, 逐次轮换, 每期名单都要由朱宣亲自过目, 再交到吕迟手中盖印归档。

原本朱宣代为盖印也是可以的,只是秦无疾不允。

不为别的……纯是要监督吕迟认字。

前几年,吕迟拜了秦无疾做识字夫子,但之后战事纷杂, 离合几多, 识字的课业被迫耽误到现在。秦无疾曾经教过的字,吕迟一股脑记成了浆糊,满脑子零零碎碎,念字只念半边。

应安将士大多出身贫苦, 起名就求个朗朗上口, 用字不用生僻, 用将士名册来考吕迟识字, 也不算秦无疾为难他。

吕迟耷拉着脑袋看名单,双手塞在大腿下面压着, 身子前前后后晃悠:“嗯。嗯……这个是……孙……”

朱宣看他都看起急了,牙缝里出声:“孙静……静啊, 安静的静。”

吕迟半拉耳朵叫人割掉了, 也不耽误他听人作弊, 胸脯突然往高一挺:“静。孙静。”

“嗐, 孙静。”吕迟眨眨眼睛,理直气壮地抬头看秦无疾,“大方脸,说话结巴的那个,三队队正么……我认得他。”

秦无疾平静道:“作弊不算。给你记下了,静字也要抄写的。”

吕迟和朱宣同时塌了肩膀。吕迟仰头朝天,低声埋怨:“要人命。”

秦夫子教课是很讲究方式方法的,严格教学,却也不吝夸奖:“孙字还记得,已经很好了。”

--

秦无疾这段时间暂居应安,遥领善阳政务,应安县衙顺理成章成为了两人共用的衙所。

应安县衙年头很久,窗口破旧的木帘微微变形,扯着抽丝的麻绳卷到最高处,阳光从窗外照耀进来,将漆木架上的羊皮舆图照得隐隐透明。

吕迟终于从识字课中脱身出来了,两位中郎将席地而坐,面对着舆图,低声商量军务。

“之前从没觉得,戎索人学东西这么快。”秦无疾与吕迟肩膀抵着肩膀。“听说这次防守云州,他们将我前几个月守应安的法子,入流的不入流的,都偷了个七七八八。”

吕迟方才还愁眉苦脸,提及战场立刻龙马精神。

“我知道这事。”他嘴角带了笑,“听说周奉还在阵前骂你呢说你读书人不走正道,鬼主意忒多,一报还一报,如今都报在自己人身上了。”

秦无疾只当没听见,肩膀撞撞他。

“好在前线尚不缺兵员,攒了整一年的粮草也还算经用。”秦无疾继续道,“唯独攻城器损耗太快。”

“雁门关倒是有攻城器储备,只是云梯塔车的部件又大又零碎,易造难运,从勾注山长途跋涉来送,只会耗力耗时。”

“那好办。”吕迟自然接过话头。“从朔州造呗。”

吕迟掰掰手指。“新朔州军本是靠锯树造弓起的家,工匠本来就多,咱离开州城那会儿,你还记得么……好些百姓都去当了木匠学徒,锯云梯又不是什么精细活儿,这都能派上用场。”

“我就是这个意思。”秦无疾颔首,“应安靠近河道,树木茂密,正是个重要的伐桑站点。我这几日想着,便在应安打造攻城器械,直接支援云州前线。”

吕迟“哦”了一声,挺直腰杆,转了转脖颈:“你的意思,从娄齐那儿叫些人过来?”

秦无疾笑了笑:“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