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1 / 2)

程旸自然没见过对他如此无礼之人,微微皱了皱眉,心中不悦,看他那嚣张跋扈的模样,不大想纵容他离开。

“本王记得在戎索语中,有个词叫做昧勒。”

吕迟登时顿住。

程旸盯着他背影,语气却淡然:“本王府上有诸多能士,却仍缺个武功骑术上佳的典军。你若有心效力,本王可以不计较昧勒之身,带你入京城。”

于是程旸见他转过头来。

吕迟笑了,唇缝里呲出两颗小小的尖牙,碧色眼睛琉璃似的,倒映着天边血汪汪的晚霞。

“行啊。你便滚下马来,打赢了我,老子考虑考虑?”

60 夹缝与泥沼

◎劳苦而平静的生活,是潭不动声色的泥沼。◎

“放肆。”程旸眉目一沉。

“狂悖之徒, 可知本王是谁?本王如今代天子监军,凭方才那句话,便能治你个大不敬之罪, 当场要了你的脑袋。”

“行啊, 你来要。”吕迟扛着球杆与他隔空对视, 哪儿有个相让的模样, “就准你挤兑人, 却不准别人还嘴, 什么狗屁道理!马球打得不怎么地,仗势欺人的把式倒是……”

“吕迟。”秦无疾策马赶上,打断他的话,随后看向程旸, 低声道, “殿下,边关之地民风剽悍,此人又目不识丁,平日里粗糙惯了, 口无遮拦而已, 殿下息怒。”

吕迟并不甘愿受这委屈, 眉头拧起来:“他巴巴地跑到我跟前挑事, 你说我口无遮拦?”

就在三人僵持的功夫,柴青卢九江等人接连赶到。

于是程旸扫视柴卢二人, 抬抬下巴,叫他们看看面前这条扛着球杆的倔狗:“雁门关治军有方?”

诸燕水口军兵闻言, 身穿甲胄, 单膝而跪。卢九江抱拳道:“殿下恕罪。”

“起来说话。”程旸的声音从高出传来。

卢九江冷冷看了吕迟一眼:“愣着干什么?下马!”

吕迟众目睽睽之下叫人催促着, 审视着, 脸色铁青铁青的,琉璃眼都快喷出火来了。就算一万个不乐意,也只得咬着后槽牙翻身下马,任由众人的眼光压在肩膀上,任由程旸高高地俯视自己。

卢九江看了他一眼,对程旸又是抱拳:“吕迟乃夷狄之后,不知礼义,对捍制使,无人臣之礼,望殿下恕其大不敬之罪。”

柴青听着话头不对,微微皱了眉头。

秦无疾适时道:“二殿下有所不知,吕帅少年时流落关外,不通中原雅言,归正后方才用回汉文。他少年英雄,武学出众,酷爱与人切磋,此番措辞不当而已,不至大不敬的地步。”

吕迟快忍不得了,不住回想起两年前在雁门关城校场上,被人挑挑拣拣、出言嘲讽的情形,拳头攥得死紧,几乎要掐出血印子来。

“罢了。”程旸始终俯视着吕迟。

“横僿不文,难登大雅……这样的人,本王也不欲沾身。”

“本王初来乍到,不愿多生枝节,念在初犯便不与你计较。你需记得,倘若日后再对天子使者出言不逊,谁也保不得你。”

吕迟抬头,想与程旸对视,然而秦无疾身子动了动,将他不逊的目光遮挡住了。

吕迟看着他的背影沉默片刻,依稀想起不久前崔闲那番絮絮叨叨的废话。

他僵僵地站在原地,仿佛被左右两座高山阻挡了去路,天光只剩下窄窄一线,他被挤压在那道小小的夹缝之间,几乎动弹不得。

倔强的旅帅再没说出什么顶撞的话来。像是认怂了。

程旸出身如此,极看重礼法秩序,却并非是得寸进尺的纨绔,见他低头便罢了,将球杆扔给旁边伺候的仆从,叫一行人簇拥着离开简陋的校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