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安排便好。”赵怀玉对平平在念书上的安排很是放心,毕竟这上面他是真的不懂。

回来的路上顺顺利利,没有发生什么事,一到家平平就受到了一家人的关切问候,连安安都像模像样的问了问这一段时间他们的吃穿住行。

晚上赵家的饭桌上饭菜十分丰盛,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这一路上也发生了不少新鲜事,赵怀玉是个会讲故事的,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我已经把平平考中举人的消息传回家了,这几天看看什么时候咱们回去一趟,祭拜一下祖宗,老祖宗们地下有灵,保佑我们平平之后也顺顺利利。”赵父现在就想赶紧回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地下的列祖列宗。

赵怀玉没有接话,转头看向平平。

“给我两天时间去见一下老师和同窗,咱们就出发如何?”

“好好好,等平平处理好咱们再走。”赵父乐呵呵的答应下来,现在他孙子的话就是最大的,怎么安排赵父都乐意。

平平这些年在府城也没有什么特别要好的友人,唯一算上关系比较近的就是严恺之,但是严恺之应该还在州城没有回来,所以平平直接就去了府学。

府学有一位教授,主管府学的所有事务,还有两名教谕,以及三名助教,平日里平平接触最多的也就是助教的夫子。

府学是官府开办的学堂,乡试的成绩自然也会在第一时间传过来,所以他们已经知道这次乡试的结果,府学一共有三名学子考中,一个是严恺之,一个比平平名词高一点,最后就是平平。

平平这次回来府学受到了教授的亲自面见,对于十八岁就考中举人的赵卫平,韩教授是很看重的,除了严恺之这个突出的人物,府学里像赵卫平这么年轻就中举的并不常见,而且对方还是农家出身,这就更少见了。

像跟严恺之和赵卫平一起中举的唐举人就已经年过三十,这才是正常的情况,所以教授才想要亲自见一见赵卫平好好聊聊。

因为府学有近百学生,平日里的日常事务也要花费韩教授不少时间,加上赵卫平最开始进来的几年并不显眼,也就是最近两年听先生们夸得多了点,所以韩教授对赵卫平还是很好奇的。

“韩教授。”被人引到一间屋舍,平平抬头就看到在正在品茶的韩教授,虽然韩教授对平平印象不深,但是平平对对方倒是很熟悉,每年的各种考试都是由韩教授主考,大部分时候平平都是下方站着的学子中的一员。

“进来坐。”韩教授抬眸看着面前稳重有礼的年轻人,身高体长, 面容清俊儒雅,整个人端的是一副清风朗月的书生模样,就连韩教授这样年纪的人看了赵卫平的样貌,心里也忍不住赞一句。

“弟子拜见教授。”平平恭敬有礼的躬身行礼。

韩教授点头示意平平坐下。

“我看了下,你入学五年的时间,今年方十八岁,今科能中举,想必平日里一定少不了勤奋念苦读。”韩教授也是拿到名单之后才去了解了赵卫平的详细情况,越是了解,越是觉得此子心性难得。

“多谢教授夸奖,学生当初承蒙知府大人的恩典进入府学念书,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只有刻苦念书方才不算辜负这份心意。”平平面容沉静的说道。

“不错,但是每年入府学的学子不少,你能突出重围,必然有过人之处。”

之后韩教授又对平平的学业关心了一番,韩教授是进士出身,自然学问不差,平平很乐意跟对方探讨。

“你现在也是举人了,取字了吗?”聊到畅快之处,韩教授也起了惜才之心,赵卫平此子言语稳重不失分寸,学识扎实言之有物,不是那等只知道纸上谈兵的文人,当然有些地方还是比较稚嫩的,但是这些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

“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