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这花家不是个礼数人家,三姑娘就帮着花家儿郎当街捉了一回贼人,却当成大恩,非要花家儿郎娶她,没皮没脸。”

“可不是,你看看这家人家的儿子。送亲妹妹出门,恨不得跪着迎接小一份的妹夫,没骨气!”

“听说孔家这个儿郎在外头打着花家的旗子骗吃骗喝?”

“还有这种事情?骗了谁家?花七爷没收拾他?”

“哎,不对呀,不是说花七爷亲口承认自己主动上门求娶的嘛?”

“花七爷亲口承认的?不可能!”

孔家爹娘还不知道儿子在外头又出丑,知道后已经是席宴罢了,孔云彩早就进了花家的门了。

按照的仪程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掀了盖头、喜娘剪发结同心结,吃生食喊生....

今日孔家来送亲的娘家人是孔大丫和孔家大房的母女。

花家这席面是分开的。

一部分安置在花家的小院子里,另一部分直接宴请到了酒楼,多是镇上和花家相近的朋友。

孔家大房娘子秦氏眼神在这花家的小院子来回看一遍,笑了笑:“这院子倒是不小。比寻常的一进院子大。”

同一个席面的是花家隔房的姑姑。

听闻此话,笑容满满地解释,“这院子是改过以后放小的,原本花家的老宅子是三进带后套花园池塘的,后来就父子两个住,嫌弃冷清还得养好些个仆从,隔上分别赁给别人了。”

说完这话,她看向一侧的孔大丫,知道这才是新娘子血亲的姐姐,“现在这院子不大,七郎有心思,收回了隔壁的小套舍,过上一两月,这小院子就是他们小两口住,我大哥是要去小套舍住着的。”

孔大丫努力不让面上露怯,满意地点点头。

心说:这院子这般大,还是青石板铺满的地,方才送三娘进新婚房舍,里外套,还有一个小耳房。

哎呀呀,这花家底子厚着呢。

怪不得她娘送三娘出门总担心嫁妆抠唆,怕花家看不上了。

当时她还心里起疙瘩,将近十五两的嫁妆了,花家还看不起?她当时嫁人,压箱底才四两。

这会儿终于懂她娘为何担忧了,实在这花家是实在的富户呀。

“这院子这么大,怎么还在外边酒楼开宴?”

说着话,外边酒楼做好的席面也端上来了。

孔大丫瞧着鱼虾鸡鸭样样精致,人人跟前还有一小盅白银耳甜汤,啧啧称奇。

这一桌少了得有三四两呢吧。

花家人给解释,“外边那都是七郎镇上的闲散朋友们。吆喝着喝酒闹洞房,耍起来没完,可得场子呢。”

她说着话,眼神筷子也不落下另一边的秦氏和秦氏的闺女,招呼众人吃东西,还吩咐了一个小丫头送了些好克化的点心和热菜送到了喜房中。

孔大丫更觉得这妇人是个周全的。

就跟那话本上的耳眼都开了窍的神仙一般,正就是那面面俱到。

如此饱腹一顿,再回到孔家小院子的时候自然是满口称赞。

就连秦氏今日也跟着沾了光,说话客气地很。

孔母听了二人话,这才满意。

娘家聘闺女,当哥哥的不懂事地在人前丢脸了。

幸亏婆家给够了体面。

你当吃席就是张开嘴,大鱼大肉往里塞?

吃席正是所谓的看碟子下菜呢。

若是婆家给脸面上重席面,一是婆家日子好,二是婆家认可、满意新媳妇的人品。

“花家费心了,三娘用不着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