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1 / 2)

这件事所有他那个时空同胞心中的痛,若他没本事也就罢了,现在有本事,有能力,自然而然想要改变一点什么。

所以纪彬很坚定地说:“要出海。”

“环球之大,并非只有南军国,海外另一边,也有着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

“兼容并纳,取其长处,难道不好吗?”

说着,纪彬把从船务司带来的一本书拿出来,这是译者跟传教士们翻译出来的其中一本。

“旁的不说,西方对天文历法的计算,就较为精准,若是把西历跟东历结合起来,岂不是更好。”纪彬手里拿着的,便是西学中计算天文历法的好处,还有纪彬研究过古法不同。

一条条十分分明。

从南军国天文学家郭守敬的四丈之表,影符取之等等的方法,对比西法优劣。

到底哪个测历法更准,详细做了说明。

倒不是一味夸赞对方,贬低自己,而是要学以致用,不能妄自尊大,故步自封。

有着谦逊的态度去学习,这才是更强大的表现。

原本抱着高高在上满不在乎的表现,反而是不自信的做法。

两者比较,自然还需要实践证明,可有一种新的思路未尝不可。

纪彬最后道:“若是我们能去大洋彼岸,寻来更多这样的能人异士,书籍文献,岂不是能让南军国更加强盛。”

“圣人都说,学无止境,难道我们就要在南军国这片土地上学习吗,外面的东西照样可以借鉴学习。”

“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持寻尺之仪表,仰测苍穹,安能洞悉无遗。”

这句话是用古人的话来解释。

仪器的精准,历法的准确,这对人来说无比重要。

既然外面有更精准的学问,为什么不去求学呢。

当年孔圣人都能舟车游学,那他们为什么不能出海远洋,获取知识?

纪彬这些话并非没人提,但他说出来,竟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而且有事实有依据。

特别是他口中还带着一点奇怪的感觉。

好像他心里觉得,如果不出去会变得很不好。

这个想法只是在大家脑海中一闪而过,并未想太多。

可不得不说,纪彬拿出来那本翻译的历法,上面写着西法如何测太阳,如何测时间,如果计算所用历法。

一眼看过,显然自成一派。

能在圣人面前开小会的,自然有些本事。

稍微看看,就这本翻译的书籍上不是瞎说,而是有着绝对依据的。

圣人见此,这才开口:“我南军国之物,远胜海外,可大洋深处也有可取之地。不如派人出去探寻,彼此交流。”

“也让远洋人见识一下,我南军国之威仪,我南军国之蒸汽船。”

最后三个字一出,反对的声音更少了。

蒸汽船!

这个东西若是开出去,必然会让所有人顶礼膜拜。

若是真的能让远洋人知道他们南军国的厉害,似乎也可以。

又或者带来真正有用的书籍,说不定真的有点作用?

这小会开了段时间。

可一本翻译出来的历法计算,两艘威风赫赫的蒸汽船,似乎硬生生扯着大家往同意出海方面拉。

说到底,还是本朝开国皇帝下的那道海禁令的原因。

最后圣人开口:“今年十一月十五,朕要去祭奠先祖,正好将此事跟先祖说明。”

“当初先祖不让出海,也是担心百姓们的安危,如今有了蒸汽船,想必先祖会明白的。”

“朕当皇帝一年多了,并未愧对祖宗基业吧。”

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