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坊更不用讲,引娘早早带着绣娘们在教兴华府的女子,她们的技艺虽然还不能做珠绣贝绣,却可以慢慢替换掉纪滦村那边原本要做的低档刺绣,做低档刺绣的绣娘则能腾出手做更好的绣品。
引娘把这些过渡掌握得都很好。
邓杉那边,他如今也开了个作坊,只是他家作坊不能开在纪滦村,只能在自己村子附近,毕竟那边的土质特殊,必须有用附近的土。
纪彬早早给他提过醒,基本不用多操心。
说句大话,之前合作很好的作坊,基本上都没问题。
问题最大的,也就是漆盒。
偏偏漆盒的需求量最大,这跟珍珠海贝不同,没有就是没有。
漆盒却是能赶工的。
可兴华府两个漆盒作坊已经各接了五百的订单,还是纪彬让樊城主去给的。
现在平老板又来五百,其他小单子有两百。
那合起来的一千订单就让漆盒作坊日夜赶工,准备装羽毛。
现在又来七百?
其他的作坊老板怕的可能是同行业的人抢生意,可这两个老板凑一起,都想把单子多给对方!
有多大能力揽多大的事!
他们心里清楚!
他们就算全家动员,一个月也只能做出四百出来,咬咬牙做六百。
反正新来的每人三百五十订单,加上运来的五百,一个月肯定做不出来,都不用想。
纪彬心里明白,但口头上肯定要催促,到时候能有多少是多少吧。
剩下的荆高庄丝绸,竹制家具,特色首饰。
那都好办,但竹制家具要少做些,现在已经入秋,马上入冬。
冬天卖这些东西,还是不好卖的,不如先稍微停一停,等到明年开春来卖,必然销量广阔。
漆盒的受欢迎,珠绣贝绣的受欢迎,让很多人心里好像想到什么。
当初纪彬就说了,要选那些有特色的,只有本地有的东西。
这样才好卖。
那会大家也同意,可同意归同意,还是没有订单来的实在。
不管是漆盒还是这些刺绣,又或者邓杉家陶器,全都有一个特点。
很有当地的特色,跟其他地方与众不同。
甚至连竹制家具,当地首饰也一样。
所以纪彬早就知道了?
不少人既然佩服纪彬的远见,自然开始琢磨本地的物件。
按照纪彬说的,肯定没问题吧?
算是给更多人拓宽思路了。
纪彬家头一次船运就带来这大的买卖,兴华府内外都在讨论,而且很多作坊都在忙碌,一定要弄点特色东西出来。
在大家震惊纪彬能力的同时,九月十六,从汴京回来的百里船到了左码头。
而下船的小吏跟兵士甚至有些呆愣,跟他一起同路凑船的人自然知道怎么回事。
还不是因为海太城的羽毛漆盒大卖!他们几个人手里全都是汴京各家的书信,都是让海太城城主拨点轻羽漆盒给他们!
最最重要的是,圣人对羽毛画大夸特夸!让海太城的轻羽已经闻名汴京了!
他们几个早就懵了啊!
这会一到岸边,他们立刻往海太城方向赶。
而船上的人则讲了汴京城的那幅震惊世人的羽毛画!
也就是羽毛画大手康梓焓所做!
当初载着轻羽漆盒出发的百里船,因为速度很快,上面人少需要的物资也少,几乎各个码头不怎么停靠的。
所以八月十七出发,赶在八月二十七就到了汴京。
到汴京的当天送给圣人的一百轻羽漆盒就到宫里,第二天南货铺就在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