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1 / 2)

出门一趟,也让陈乙明白许多,人也更沉稳了。

说实话以前在家的时候,他没少被欺辱,基本就是围绕他吃得多在嘲笑,家里人还好,周围人哪个不说他是饭桶。

可现在不同,现在都知道他家赚了大钱。

就算他出门的这段时间里,老板娘还不时送来米面粮食,都是帮他照顾家里人。

想着东家那么多生意,引娘是怎么顾得过来,还能记得他家啊。

至于他出门的时候,东家也是毫无架子,只要他们事情做得好,基本上不会苛责。

如今他出去再回来,心里倒是能藏事了,家里人对他也更加热情。

至于那些邻居们,觉得自己现在是东家面前仅次于柴力的帮手,各个都想找他说话,毕竟大家都知道,只要跟着纪彬做事,那就能赚钱。

甚至还在问他这一趟赚了多少。

好笑,他赚的银子还用得着跟别人讲?

陈乙终于明白,东家让他多长个心眼是什么意思了。

为什么明明东家比他年纪小两岁,翻过年才十九,甚至还没过十九生辰,就比他聪明这样多啊。

陈乙也知道,为什么柴力柴大哥,那么敬佩东家。

以后他也会永远追随东家的。

在家休息这几天,陈乙也没忘记继续练习柴力大哥教他的拳法,看起来虎虎生威,厉害得很。

纪彬看到陈乙回来,也安排他住在客舍里,暂时也没什么事,只是等到平老板介绍过来的“园师”过来,他们就要忙起来了。

毕竟这次盖的房子不一样,可太需要陈乙这种力气十足的人。

园师这个行业,纪彬也是头一次了解。

听说春安城的梅园就是出自一个园师之手,其中精巧绝美,纪彬是知道的。

但纪彬其实要的方向不太一样,他想要个结实,安全,大门一关,普通三五贼人束手无策那种。

不仅如此,他还准备在宅子里建地窖,可保存粮食食物以及各种物件。

所以单单精巧也不行,还要非常实用。

能在实用中添点好看,那就更好了。

这些要求纪彬是跟平老板如实说了的,毕竟要说完自己的需求,才能更快得找到乙方。

不然甲方自己要什么都说不清,那人家乙方也不明白啊。

这样省时省力。

纪彬发现自己最近是真的爱麻烦平老板,不过也没关系,他们之间你来我往,他年前还送了几十斤棉花过去啊。

朋友嘛,麻烦着麻烦着,关系就好了。

信寄出去五六天,纪彬则在算柴力估计已经到兴华府了。

别看兴华府跟宿勤郡离得很近,他们邑伊县更是跟兴华府挨着,可之间的差别可是太大了。

特别是从谭刺史到春安城之后,两边差距更加明显。

如果说他们在春安城邑伊县享受到的是国泰民安,治下清明。

那兴华府则直接是个反义词。

这里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古代对偏远地区的管辖并不是那么牢固。

许多地方拥兵自重,又或者政令不达,那都是常事。

有些官员在当地做着做着就成了当地土皇帝,那都是常有的事,如果自己手底下再有些兵士,那就更不得了。

所以在王朝的发展当中,当地的政令,军令,那都是分开管辖,让他们彼此制衡。

就拿邑伊县来讲,县城里有什么事,自然是王知县来管,唯独不受他管的,就是城外的军营县城指挥使以及他手下的将士们。

别看指挥使不怎么出现在普通人眼前,但王知县见了,两人也要客客气气的。

不仅是政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