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1 / 2)

纪彬点头,这不是上个月的事,他为了卖皮货所以请大家吃饭啊。

怎么又提起这事。

老陈似乎明白什么,拍拍纪彬道:“都跟彩帛商会的老板们吃饭了,那我们酒商会呢?”

纪彬微微错愕,但很快反应过来。

各行各业都有商会。

彩帛商会有了,酒商会肯定也有啊。

纪彬下意识问平老板:“酒商会的会长,是你吗?”

平老板点头,从后面小厮手里拿来一张请帖:“酒商会明日小聚,会邀请新开酒肆酒坊老板参加,你要不要去。”

这,这肯定去啊!

去认识认识同行,这是好事啊。还会有更多订单到手,他上次只是跟彩帛商会的人吃饭,都能拿那么多单子,这也就说明这些商会的厉害之处。

而且也说明了,经过酸果酒,他们纪滦村的酿酒坊正式踏入春安城酒行之中。

以前虽然提供黄米酒跟黄桂稠酒,但这些酒的价格昂贵,数量算不上多。

客人也大多是京城中的少数富人。

可酸果酒不同,一旦酸果酒真正开始售卖,满春安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所以这个时候,酒商会的大门就会自动向他敞开。

之前不是平老板跟老陈不带他玩,而是达不到标准,毕竟柳掌柜跟纪彬关系那样好,他家的刺绣坊还不能加入春安城的彩帛商会。

虽然带他去跟商会成员吃酒,但要邀请进来,人家商会自然有自己的要求。

就算是会长,那也不能一言堂。

酒行业商会是一样的道理。

可现在不同,现在凭着酸果酒,纪彬直接到了标准。

而平老板作为酒商会的会长,当然第一时间送来邀约!

纪彬仿佛已经看到更多订单在跟他招手了!

早知道就让酿酒坊快点招人,赶在年前多卖点了啊。

真是失误啊。

第53章

酒商会,原本应当叫酒行。

彩帛商会也差不多,同样的还有鱼行,木行,纸扇行,海鲜行等等。

如果在汴京那边,听说有四百四十行,分得也更细致些。

比如春安城的彩帛会,里面涵盖了生帛,丝锦,衣娟,麻木等等,反正各种跟衣服鞋帽相关的都在里面。

毕竟以前的春安城商业并不发达,也就近几年才起来的。

但这些个商会前身都成为行,方便官府管理,官府规定,各行各业必须归纳到自己的行业里,组成各种行会。

毕竟以前找他们,要找各个老板,现在有事,只能找会长就行。

当然了,那时候找商会会长,多是临时加税,又或者捐钱捐物。

不说前朝,就算本朝也是如此。

毕竟商者利多,若是遇上灾年,又或者修桥铺路,救济贫者,这也正常。

不过近几年南军国风调雨顺,这些官府的科索,也就是额外的税费,还有官府对行会的管辖,全都少了很多。

只要他们不垄断抬价,物品在官府控制范围内,一般都不会为难他们。

各个行会渐渐改名为商会,成了自愿加入的好差事。

现在的商会,基本上都是行业内老大坐在一起商议解决行业内的事,又或者互相协助,毕竟同行也不仅是冤家,有时候还需要同行帮忙呢。

但酒行的成员们一向散漫。

不像人家彩帛商会的经常开会。

毕竟酒行的会长的平老板啊,平老板自己都不想开会好吧。

只会每月选个好日子,让想入会的人提供店名作坊位置,再交一百文会费当作酒行资金,就可以把名字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