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说纪彬为了赶时间,只做了普通绣品?
纪彬是这样的人吗?
自然不是,他在回去路上都在画绣样,之后又用银子买时间。
他给绣娘们出的价码,那就是花钱买时间,引娘甚至多出一百两,让巧晴快点去纪滦村。
他们两个看着淡定,其实心里最知道时间有多重要。
然后又以极高的价码,让绣娘们可以快些赶工。
但这些东西柳掌柜他们不必知道,只要看看做出来的绣品就行了。
柴力还跟之前一样沉默,到楼上之后,直接打开绣品,对柳掌柜道:“还请掌柜验货。”
可现在的柳掌柜根本听不到柴力在说什么,因为他的全部身心都在这幅绣品上。
绣品还没完全摆开,就能看出来漂亮程度。
柳掌柜甚至不敢用手去碰,只是抱着盒子走到窗台旁。
没记错的话,纪彬头一次拿绣品过来,也是在凑着这个窗户看绣品的。
如今又来一次,柳掌柜的心情肯定不同。
因为这幅绣品的精美,已经远超之前的绣品了。
不管是花样,还是纹理,还是绣工,又或者针线的处理,堪称完美。
放到刺绣甚多的江南一带,这也不是凡品。
更别说里面的花样是纪彬集百家之长画出来的,既贴合新郎服,又别出心意。
柳掌柜叹口气:“谁能想到,一个小村子里,竟然能有这样的绣品。”
他对纪彬的信任并非来得莫名其妙,而是纪彬太靠谱了!感觉无论找他做什么,他都能做到!
现在柳掌柜也不敢耽搁,让伙计安排柴力先休息,自己则带着绣品去王家。
王家是春安城本地的富户,家里又有人在这里做官,跟他们交好自然没问题。
而且他解决了新郎服刺绣的事,赵家也会感谢,这种事柳掌柜可太乐意做了。
王家气氛压抑得很,完全没有办喜事的感觉。
毕竟汴京来的人,那都是亲家请来迎亲的,甚至还有家中族老。
如今都在王家住着,这事怎么瞒得住。
反正王家下人已经听过好几次了,汴京来的小厮都说他们边远之地蛮荒之人。
气得人跺脚,但也不敢起冲突。
毕竟若是再起冲突,这脸可就真的没了。
王夫人则是在跟王老爷说商量多添铺子,但她婆婆重男轻女,不想给孙女那么多东西,这又是一桩事。
还说陪嫁的东西已经够多了,至于吗。
怎么就不至于了,能添点东西让她大女儿少受委屈就至于。
怎么一天到晚,全都那么糟心呢。
直到听见柳掌柜求见的消息。
这让王夫人立刻站起来,旁边妯娌还笑:“柳掌柜吗,还真指望那个乡下人做出什么东西?”
王夫人懒得理三房家媳妇,直接让人去请。
柳掌柜过来,脸上带着喜色:“恭喜王夫人觅得佳婿,可喜可贺,汴京城下的望族,让人羡慕啊。”
王夫人总算露点喜色,那是自然,那可是汴京啊。
南军国上下挤破头都要去的地方。
倒是旁边王家三媳道:“人家地方尊贵,规矩也大,看不上咱们这种地方,没办法。”
柳掌柜也不接话,让伙计捧着盒子过来,里面装着的正是从纪滦村来的刺绣。
没错,纪彬这个时候也没忘了在盒子上贴了张红条。
上面正写着邑伊县纪滦村。
这是纪彬的笔迹,字迹颇有古风,有几分神采。
但在场的人显然不在意这个,而是要看里面的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