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处心积虑破坏别人的花好月圆呢?
昔玉的器量,还没有狭小到那种地步。她只是感觉这门亲事束缚她太紧了,很多时候,她人在前头麻木地笑着,心里的苦楚要很久才能跟上,说来说去,人活在世上,究竟有几天松泛日子可过呢?
一声叹息落下,垂花宫就到了。拜见太后只是一个好听的名头,真正接受觐见的人,还是只有杨太妃,她人在深宫不涉朝务,要清闲许多。
霍夫人进了宫,整个人就不一样了,温和有礼,进退得当。昔玉学着婆婆的样子下跪,向主位上的人行叩拜大礼,直等杨太妃喊“免礼,赐座”,昔玉心里紧绷的弦才稍微松了松。她闹退婚那回,算是狠得罪过韦太后,不免有点担心会被事后清算。
她兀自惴惴不安,高位上那个老太太倒像是全不记得了,柔声叫了昔玉过去,拉着她的手问东问西,完全就是一个慈爱的长辈。
杨仙芝糊弄年轻姑娘是很有一套的,加上她人也生得圆润富态,更容易令人心生亲近。昔玉眉间的清愁尽散,再开口,声音也平稳许多:“多想太妃娘娘挂念,妾在夫家,一切都好。”
这句一切都好是真是假,杨仙芝无心追究,她今天出面,也是受韦太后的委托,安抚好臣下,笼络好党羽。至于黄家这个丫头在冯家过得好不好,这就不是她应该关心的问题了。说句难听的,妇人择婿,再好又能好到哪去呢?谁不是这样熬过来的,凑活过吧。
“来,你稍稍低头。”
这就是要论功行赏了,昔玉不敢怠慢地弯下颈子。杨太妃取过宫人手里的凤钗,轻轻旋转着插到了昔玉头上,还不忘打趣道:“人都说头发硬的人脾气也臭,我看玉儿就不是这样,翰林夫人得了这么个听话懂事的儿媳妇,真是好福气。”
霍夫人在一旁连连称是,她再不喜欢昔玉,当着杨太妃也不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