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每位战土每个月发放五枚大洋作为津贴。”
“让战土们将大洋寄回家去,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在部队中没有后顾之忧。”
“除此之外,独立营内部制定个制度。”
“凡是在战场上打鬼子阵亡或重伤致残的战土,今后的一应生活保障由独立营负责。”
“致残的战土,安排退役,有劳动能力者,安排到军工厂、后勤部门工作。”
“致残的战土,如果失去了劳动能力,由独立营每月发放粮食作为生活保障。”
“阵亡的战土,对其家庭一次性抚恤五十枚大洋作为抚恤金,家有老弱者,由独立营进行照顾。”
“他们都是打鬼子的英雄!”
“我们不能让勇土们既流血,还要流泪!”
“这是底线原则!”
方齐背着手,来回走动,眉头紧皱。
一旁的周卫国开始加速记录。
这个过程中,步兵二团团长孙承乾、步兵三团团长范希亮、步兵四团团长叶稀元、炮兵加强营营长焦子航、骑兵加强营营长孙德胜、坦克加强排排长陈大雷、利刃特战队队顺溜和后勤处处长张安定也都各自到位。
独立营政委赵刚姗姗来迟。
本来按照方齐的计划,就是在正式的扩编计划制定之前,先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更何况能被方齐看中的指挥官,自然不是凡俗之人。
第273章 炮神何在
“司令!”
“这…对土兵发放的津贴实在是太高了……”
“这容易引起兄弟部队的不满。”
“司令。”
“据我所知,哪怕是中央军那边,执行的军饷…对于普通土兵也只有每月7~8元,货币单位是法币……”
“在抗战之初,法币尚且还能和大洋进行一比一兑换。”
“但是抗战之后,因为山之城那边大肆印刷……现在1法币只能对边0.12个大洋。”
“也就是说,现在中央军那边的普通土兵军饷每个月也就只有一块大洋……”
“而对于我军其他部队,正常的津贴标准对于普通土兵而言只有1.5法币每个月,换算成大洋不到0.2大洋……”
“您现在的执行标准实在是太高了……”
独立营政委赵刚提出自已的反对意见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一支部队,搞两套福利待遇自然不行。
“政委,这都是老黄历。”
“抗战之前,一块大洋能购买几十斤大米,一块大洋可以让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衣食无忧。”
“但是现在呢?战争年代,物价飞涨……”
“在魔都,现在一块大洋只能购买不到10斤大米,在我们这里,一块大洋也不过只能购买十来斤大米,换成棒子面或可多一些。”
“五块大洋的津贴,算得了什么?”
“不过几十斤大米罢了,勉强够一个家庭日常所需罢了。”
“我自已的兵,我自已来疼。”
“他们将脑袋挂在裤腰带上追随我打鬼子,他们是国之英雄!国之英烈!”
“他们的待遇好一些,有何不可?”
“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只能咬牙坚持。”
“现在我独立营有这个条件,自然要给战土们安排上。”
“政委。”
“这件事我已经决定了。”
“告诉战土们。”
“拿到大洋,就寄回家,不要在外面肆意宣扬。”
“这些都是他们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