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着太子给锦书插上花,锦书是真心的欢喜,她驯服的侧过头,大半个身子倚在太子怀里。他们是那样般配,一样的青春年华,一样的明媚无暇。皇帝心里发寒,他甚至觉得自己挡横,碍了他们的手脚,没有他从中作梗,他们八成处得更好。
太子头回给女人戴花,他僵着五指捣鼓了半天,然后扶正了锦书上下左右打量,啧啧道,“还是真花耐看,咱们来的地方不对,这儿除了水仙就没旁的花了。”
锦书抚着鬓角慢慢的说,“我就觉得挺好,花朝也未必要赏花呀。”
“赏人才是顶要紧的。”太子笑道,顺手在她小小的下巴上一捏,“人比花还美三分。”
锦书打掉了他的手,“你哪里学的这轻浮样儿?再没正形儿我就回去了。”
太子靦脸拦住了,连连作揖道,“我和你闹着玩的,你可别恼,我给你赔不是了!眼看着寒食要到了,我想法子带你出宫去好不好?”
锦书一听出宫也难免心向往之,却又装得不屑,“外头什么好玩儿的?寒食踏青还不是脚趾头踩脚后跟的全是人!内城里人口多,到时候香车宝马的,站都没地儿站。”“这你就不懂了,图的就是这份热闹劲儿,也叫你瞧瞧内城的祁人是怎么溜画眉、溜黄鸟的。咱们祁份上的爷们儿寻常日子过得有味道,一不为家里的挑费发愁,二也不必操心换季换衣裳什么的,差上下来就是下茶馆,托着鸟笼子到处溜达,再不然就趁着春天风大,带上小子丫头放风筝,那叫一个美!”太子抱着胸,眯缝起了眼睛,“咱们甭去逛庙会,庙会上虽热闹,可人多挤得慌。咱们光上书茶馆去坐坐就够一乐的了,点杯清茶,跑堂的扇子上有鼓辞曲目,花上一吊钱,各种评书、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想听什么,由着您点,让您也充回大爷。”
锦书绞着帕子说,“我这辈子还没去过庙会呢!”
太子听了这话心上一酸,她的确是可怜到家了,宫女入宫前长在民间,什么样的盛世繁华都听说过、见识过。原本大邺不灭,她还能指婚嫁出去,可如今只有落个生在此地,死在此地的下场了。
“也成。”太子勉强笑了笑,“你想逛庙会,那咱们就去转转。庙会上一溜长街,干什么买卖的都有,卖糖葫芦的、吹糖人儿的、卖油煎饽饽的、赶骡马上牲口市的,贫富贵贱混在一处,到时候你可别嫌埋汰。”
锦书凄恻道,“贵贱不过一转眼的事儿,我哪有脸子嫌弃人家!你说我要能生在民间多好,没什么国仇家恨,就是推磨卖豆腐也强似现在这样。”
太子怜惜的把她的手包在掌心里,大大的手掌绵软温厚。他说,“你别怕,我不能叫你卖豆腐,就是要做这行营生,推磨的活儿也由我来干。”
锦书的嘴角恍惚浮起一丝笑意,“怎么敢劳动太子爷?还是买头骡子的好。”
太子怔了怔才会过味儿来,指着她道,“好啊,还没人敢把孤比作骡子呢,你好大的胆子!”
“我可没有这么说,太子爷挺大个爷们儿,还冤枉我不成!”锦书调侃着,边笑着转过了身。只朝贞度门一瞥,浑身犹如过电般大震,惊愕的立在那里再也没法子动弹了。
皇帝就在门前,穿着家常的蓝色漳绒团八宝大襟马褂,负手朝这里看着,脸上是稀松平常的神色,没有震怒,没有忿恨,就那样淡淡看着,像是要把她看穿一样。
锦书腔子里狂跳,莫名其妙的心虚起来,跟做贼叫人拿了个现行儿似的,闪躲着垂下了眼不敢正视他。
太子转脸顺着看过来,见皇父独个儿在门子前伫立,悚然惊白了脸。怎么这会子回来了?掐着点儿的算,即便不陪太皇太后赏花看戏,银锭桥下转一圈,怎么也该是巳时回宫才对,这趟莫不是撂下了太皇太后和皇姑们?
先不论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