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从小相识的,闲聊了几句就很熟稔了,锦书也放松了些,慢声慢气道,“你怎么得的闲?今儿皇上没叫起么?”

所谓的“叫起”,是皇帝召见王公大臣传达谕旨,听候奏对,接受觐见的一种说法,太子悠然道,“过大年,万岁爷体恤臣工,休朝三日。”突然想起了什么,扬声唤冯禄,锦书一惊,便要放了茶盏起身,太子道,“不碍的,那猴崽子是我的人,嘴严得很,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门外的冯禄听唤,跺了跺冻僵的脚,取下帽子掸了缨子上的雪珠,这才一溜小跑进了殿里,一眼看见太子和锦书正坐着喝茶,不由呆了呆,转瞬又满脸堆笑,心道这位锦书姑娘了不得,太子爷高看,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也。上前给太子打了个千儿,谄媚道,“奴才冯禄,听主子吩咐。”

太子刮着茶叶沫子,垂着眼皮道,“你打发人回趟景仁宫,把高丽进贡的生肌膏拿来。”

锦书知道是给她的,忙道,“不必了,都好得差不多了,太子爷自己留着吧!”

太子干咳一声道,“我特地给你备的,走得匆忙忘了,那药活血化瘀,能消肿的,你要侍烟,少不得烫着碰着,这药用了不留疤。”看冯禄还眼巴巴的在跟前,他斥道,“杵在儿干什么?没眼色的,还不快去!”

冯禄一连应了五六个“嗻”,缩着脖子躬着背,快速的退了出去。

太子问道,“小苓子的差事你接了没有?”

锦书拉了拉袍子上的褶皱摇头,“还没有,正学着,不敢贸然上手,等练透了再接活儿。”

“我昨儿吩咐人给你做羊皮指套去了,薄薄的一层,和皮肉一个颜色,不盯着瞧绝瞧不出来,”太子得意的咧嘴笑,“你当差时就戴着指套捏蒲绒,太皇太后察觉不了的。”

他是好意,锦书也感激他,却断然不敢使这样的小聪明,要被发现了,太皇太后跟前偷奸耍滑,那可不是一顿簟把子就能交待的,还得连累春荣和苓子,所以宁愿手指头烧焦了,还是老老实实忍住疼,别人也寻不着错处。

第十七章 雄风拂槛

更新时间:2011-10-03

太子兴致极高,天南海北的说起外面的见闻,说番邦派来的使节长得红眉毛绿眼睛,还有一脑袋金灿灿的头发,打着卷,一波波像水浪一样。进贡的东西很多,有自鸣钟,还有珠宝首饰,最怪的是首饰盒子上画了个胖女人,浑身赤裸着,背上长出了一对肉翅,在礁石上坐着,当时把文武大臣都惊坏了,一个个脸红脖子粗的,想看又不敢看,最后皇帝脸上挂不住,让人把那祸害搬进库里去了。

那些金银器具都不算什么,最新奇的是一种叫火铳的东西,雕花的柄,拇指粗的铜管,装上火药一扣扳机,就和弩一样能射杀敌人,却比弩轻便,射程也远了好几倍,二十丈外瞬间就能把人击倒,诸如此类云云。

锦书听得五味杂陈,从前大邺是弱国,她父亲当政时从来没有这种万国来朝的盛况,向来只有大邺向他国纳贡的份,还记得有一年父亲和鞑靼议和,要割地,要进贡,可是国库空虚,没法子,后/宫里的妃嫔们只好拿出自己的私房梯己凑份子,边哭边把成箱的首饰字画倒进锯了顶的送水车里,那时是何等的凄惨悲切。

反观如今,真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宇文澜舟开疆拓土是把好手,他前几年东征西战,把些小国打怕了,打得臣服了,他盆满钵满了,就端坐金銮殿等着八方来朝。说实话,若自己是个平头百姓,应该也会欢迎这样的皇帝吧,江山一统,泱泱大国,打骨头缝里的透出自豪来,怎么都比到关外贩个茶叶都被人瞧不起好!

太子的语气里满满都是对皇帝的崇敬,一口一个“我皇父”,大概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正是需要人引导的时候吧,皇帝就像个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