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右手边的美貌妇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再打量起其他三位姑娘。

从泼辣高壮的初春到娇俏客人的暖冬,落到眉染轻愁的秋香之时,微微蹙了蹙眉。显然,秋香过于单薄的身形,叫她不是特别满意。于是看了一眼温氏,也就是周卿玉的生母,大房的主母。温氏轻轻摇了摇头,周老夫人又端起了茶杯。

“都叫什么?是哪儿人?多大了?可识字?”

方才老夫人是从夏淳这边儿开始看的,夏淳想着,那就从她这边开始回答。正准备开口,初春抢了个先:“回老夫人的话,奴婢名唤初春,祖籍是金陵。离家之时年岁太小,金陵哪儿的记不得了,在京城长大。今年十七岁。认得两个字。”

初春一说完,那边秋香立即接茬儿:“奴婢名唤秋香,是京城尚家庄的人士。今年十六,有幸得人指点,识得两个字,也读过两本书。”

“读过书?”老夫人点头又问一句,“读的什么书?”

“女戒,女德。”秋香嗓音柔柔,仿佛清风一般。

过了秋香,夏淳心里默默地翻白眼,懒得开口了,自然就落到了暖冬。

暖冬低垂着眼帘,丝毫不敢抬头看。虽说站得笔直,却明显感觉不若前两个自如,说话有些磕巴巴地:“奴婢,奴婢暖冬,十五岁。不记得哪里人士。不认得字,只是会做些绣活儿。若是老夫人大夫人不嫌弃,奴婢绣了荷包。”

说着她立即从衣裳里掏。

掏出两个荷包,一个丫鬟上前接过,分别递给了周老夫人和温氏。

两人看了眼荷包,放到一边,目光落到夏淳身上。

夏淳有前三个人示范,就学着三人的语言结构依葫芦画瓢道:“奴婢如花,不记得哪里人,十六岁,识得两个字。”

四个人回话完毕,室内一片寂静。老夫人与温氏又对了一眼,似是有话要商量。袁嬷嬷闻弦知雅意,指使了一个小丫鬟领着四个人又回了先前的花厅去候着。

虽然还没个定论,但经过老夫人这一道,这几个人的身份也定了十之七八。

小丫鬟奉上了热茶,并着一些糕点。

四个人就这么在花厅坐下。秋香与初春在一旁小声的咬耳朵,暖冬这会儿有些恢复精气神。一口气吃了四个巴掌大小的点心,正一口一口喝着茶水解渴。夏淳从头到尾都表现得懒的开口,这会儿喝了三四杯茶下肚,才感觉火烧火燎的喉咙好受了许多。

吃了点心,喝了茶,夏淳有些昏昏欲睡。另外三个一看她这幅无所谓的样子,觉得她太傲,心中难免就有些不舒坦。秋香抽了帕子掖着嘴角,状似玩笑地问了一句:“如花姐姐这般泰然,是成竹在胸了吗?”

“也是,若我有姐姐这般相貌,自然是不担心的。”不肖夏淳回答,她自问自答。

夏淳是早上起太早,吃饱了犯困。

懒懒地往椅子上一歪,水蛇一般的细腰别提多显眼:“昂。”

“你,”秋香被她这理所当然的态度弄得心口一瘪,想讽刺她,对上夏淳极其出众的脸又哑了火。她瞧了一眼夏淳妖娆的身段,不知是好心还是讥讽地说了一句,“相貌好虽占一点优势,也并非绝对。老夫人看样子就是欢喜知书达理的姑娘。”

夏淳点了点头,捏起剩下的几块点心吃起来。

三人没等太久,没一会儿,淘嬷嬷匆匆从外头进来。身后跟着一个端着托盘的小丫鬟。托盘里放着四样东西,一个白玉玉镯子,一个翡翠玉簪,一对金耳铛,一根银簪。淘嬷嬷上前,先是取了玉镯子走到夏淳跟前,套到夏淳的手腕上:“老夫人赏赐的,如花姑娘可收好了。”

而后取了翡翠玉簪,插,到秋香的头发上:“秋香姑娘。”

金耳铛给了暖冬,最后银簪则给了初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