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2)

更重要的一点,高娘子跟徐娘子的收入已经瞒不住了。

她们两个本来就有些手艺,熟练之后做的也快,既然做得多,做得也好,手头肯定宽裕啊。

村里谁家买东西基本瞒不住,看看他们俩家现在每隔几天都要吃一次肉,众人心里就有数了。

而且她们两个在家中什么活都不用做,就连衣服都有婆婆帮忙洗。

最近几天,两人还结伴去隔壁村的李裁缝那学手艺,每日早早出门,公婆就把饭菜做好了。

晚上回来的时候,还是两人相公亲自去接,回来的时候还有热腾腾的饭菜等着。

哪家媳妇儿有这种待遇啊。

可徐娘子跟高娘子就有,这种待遇还是在做刺绣活之后开始的。

不少人明里暗里打听她俩到底挣了多少钱。

刚开始两家人瞒得都很紧。

最后有纪彬示意,两人才透露了自己的工钱。

做一件刺绣,就有八百文???

八百文吗???

四钱银子?

这真的没说错?

多少农家人一年到头也没这么多钱啊。

高娘子跟徐娘子半个月就能做一幅,如果一直不休息,那一个月能挣八钱???

这怎么可能!

这话问到高娘子的时候,高娘子笑:“我们这算什么,真正厉害的,还要看李裁缝。”

啊?

一件刺绣八百文已经很多了。

李裁缝收到的更多?

我的天,真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吧。

可她们大多数赚二三十文就觉得很好了?

天啊,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说起李裁缝,在纪滦村,堰河村附近,也算小有名气。

她做出来的衣服都很不错,谁家有好料子就会特意去找她。

年前引娘第一次得好布料的时候,宣老娘就特意去找的李裁缝,可见她的名气多响亮。

只是村里人都穷,一年能有一家找她做衣服的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日子过得也一般。

李裁缝有个四五岁的儿子,相公两年前病逝,她一个人照顾儿子跟婆婆,也就拿针线活当家用。

大家都觉得她很穷啊,现在呢?

她一幅刺绣到底能挣多少钱啊。

这个价格只有李裁缝,纪彬,还有引娘知道。

而且现在不打算说出来,毕竟如果让别人知道,李裁缝一个裙摆就能挣二两银子,只怕邑伊县下面左右人都会疯狂。

纪彬还不想让局面这么失控,只让透露了高娘子跟徐娘子的价格。

八百文的价格足以让所有人心动,但又不至于疯狂。

不过这之间的差距也说明了,刺绣这东西,真的太看技术了。

技术决定了一切。

说到引娘,她最近可忙得很,早上去上学,下午回来就要写作业,骑小马,晚上还要核对刺绣账目,看看哪个绣娘有进步,哪个绣娘适合做什么花样。

她认识的字越来越多,记得也越来越详细。

纪彬让她慢慢来,自己帮她看刺绣账本吧,引娘还不乐意。

辛苦点她也是高兴的,而且每天都很充实啊。

纪彬不知道的是,引娘在荆高庄女学里,已经是十分出名的人物。

学习进度快也就算了,还有一手好字,让荆夫子夸了又夸。

而且引娘每次戴了绢花,后几日里,其他女学生就跟着买,好在荆高庄是个有钱的庄子,女学生们还买得起,不然只能眼馋了。

可是谁都跟不上引娘的流行啊,毕竟杂货店那边有什么新鲜玩意儿,都是第一时间送到引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