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有你爱吃的灌汤包。”杨柳站在廊下,发间斜插了枝粉牡丹。
青莺先跑过去抱住她娘的腰撒个娇,把怀里的书递给她才快跑着去洗手。
“像只猴儿。”杨柳笑开了颜,翻了翻书,等青莺过来了才进屋。
程石正在盛饭,端了碗海鲜粥放桌上,问青莺饭后是随他们去镇上还是留家里玩。
在山上地里又忙活了三年,程石面目坚硬了些许,没了少年的英气,多了男人的硬朗,像抛光的玉石,有了独属于他的气场。
“我约了豆妹一起去镇上找芸姐选料子做裙子,芸姐来信说她家铺子新到了一匹货,从南方送来的,可好看了。”
程石点头,又问她是搭乘车马过去,还是她自己骑马。
“我骑马过去,豆妹跟我同骑。”青莺挟个灌汤包小口咬破皮,缓缓吹热气,慢慢抿了口,满足地“啊”一声,“春奶奶做的灌汤包越发好吃了,比县里第一楼的还好吃。”
春婶可喜欢听这话,人老了胃口不好,但看人喜欢她做的饭菜,心情也极好。
“我剁了新鲜的虾仁做馅儿,炖猪皮的时候还掺了三个黑鲍,味道挺鲜是吧?”
青莺的嘴巴忙得没空说话,她重重点头,用行动表示好吃极了。
门外出现响动,不稍片刻,大黑子领着个肥嘟嘟的狗崽子溜进来,今年这胎它就生了一个,宝贝得紧,走哪都要带着。
杨柳想起山里怀孕的三只母猴,转头跟程石商量让他这几天准备些结实的木板,搬了梯子再去松树上造三四个木屋。
“好,家里正好有棵阴干的樟木,从镇上回来我就找木匠来锯木板。”程石吃饱了,他放下碗筷看着青莺剥虾,小姑娘胃口好长得也快,才五岁,身量齐他腰高了。
“爹你吃好了?娘你也不吃了?”青莺看蒸笼里灌汤包还不少,说:“春奶奶,我待会儿带一笼去给我芸姐和豆妹尝尝,你给我放食盒里。”
“好,你慢慢吃。”春婶收拢桌上的虾头端出去喂猫。
桌上的人接二连三都出去了,青莺往门外瞄一眼,把剥好的虾丢地上喂小狗崽,听到脚步声立马坐正。
“你骑马的时候跑慢点,上下马也注意点。”杨柳拿了个荷包进来,“里面放了几角碎银子,还有些铜板,你姨母不要你买布的钱,你就带芸姐儿和豆姐儿去买些吃的玩的。”
“我还有银子,之前我奶给的还有半匣子。”
“你奶给的是你奶给的,用不完你攒着。”门外响起马蹄声,杨柳也不多??嗦,放下荷包转身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