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栋不回家,她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了。
珍妮珠宝和珍妮实业在香江和濠门已经发展得根深蒂固,世界市场也已经打开,大陆算是珍妮珠宝和珍妮实业版图上的缺口。
如今花国的市场正在逐步开放,珍妮珠宝和珍妮实业凭借之前多年找内地工厂代工合作的经验,可以很快地抢占市场高地,将那些好东西带到内地,也方便带着内地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走向世界。
在这个年代,花国的工业产品想要销往海外,会面临高昂的税费,出厂价只要五毛的东西,被人家一收关税,可能就会变成两百块零五毛。这个价格在与同类产品竞争时,根本没有半点的竞争优势。
可珍妮实业已经凭借庞大的海外关系构建起了海外销售网,除了集团本部在香江与濠门之外,在美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澳洲大陆都有自己的分公司,关税能够避免绝大部分,能为花国本土生产的产品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
国外的人力成本较高,国内的则是相对便宜,杜若云倒是有心不赚这个利润差,把利润差反哺到工人生活中去,可是这样做不现实,她便想出了一个迂回折中的方法,将赚到的差价全部投入到集智大学的科研经费中去,招揽更多的人才,从事范围更广的研究工作。
集智大学历经十年‘氪金’,就好像开了挂一样,虽说在综合实力上还无法同那些国际顶尖名校比肩,可是在理科与工科的研究领域已经不逊色于任何一所国际名校了,毕竟杜若云没有投钱研究纯粹的文学、语言学、历史学这些。
在那荒芜十年中,有不少国际上的知名学者给集智大学写信,谴责集智大学这种重理轻文的做法,不仅批评集智大学不为研究人类文明中最璀璨的文化是一件耻辱的事情,还建议集智大学改名,叫‘集智理工大学’。
乌拉汉姆同杜若云反馈了这个消息,杜若云回头就用系统合成了两排金标字,一排是繁体版的集智大学,一排是集智大学的英文拼写,让集智大学给固定在了校门口。
一群人咸吃萝卜淡操心,人家爱叫啥名就叫啥名,关他们什么事?
杜若云这操作直接震惊了乌拉汉姆,集智大学的那些研究人员谈起杜若云的这行为时,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夸一句“校长真个性”。
像这种不停别人的建议还直面开杠的校长,在国际上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不过想想集智大学已经建成这么久了,校长从来都没露过面,大家又觉得这种事情也没那么令人惊讶了。
第45章 V26 幼不幼稚?
荒芜十年过后, 迎来的便是一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
虽然花国的市场已经开放,可那些其它国-家的资本家们还在观望,没几个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甚至有不少人觉得, 花国就是一片贫瘠的土壤,根本孕育不出大量的财富。
乌拉汉姆不这么认为, 他是切切实实见识到花国生产力的人,他知道花国集中起来的生产力与生产质量有多么可怕, 在他看来,制约花国发展的, 只有那落后的生产技术。
只要把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搞上来,花国绝对会成为滋养工业发展与腾飞的沃土。
七八年中,珍妮实业与那些原先就存在稳定合作关系的工厂签订了深化合作的合同, 带领这大批的外汇进入花国市场。
七八年末,珍妮实业成立了进出口贸易事业部, 不止经营花国产品出海的业务, 还承担一些国外优良产品进入花国的渠道业务。
七九年初,集智大学启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项目,与花国国内的电子厂合作生产出第一台技术完全独立自主的收音机,一炮而红, 迅速抢占国内收音机市场, 珍妮实业随后跟上,开始抢占国内小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