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立即看到了通往后院后窗以及院中的烤炉。
这一处的店铺由于位置缘故,院子只有刘二娘家三成大小,窄窄一条,院中并无水井,只有两个半人多高的大水缸,添水的活计也是孙九娘包了的。
水缸对面就是搭了一处简易棚架的烤炉。
烤炉边上则是炭柴堆,如今却都空空荡荡,只留下木头围栏。
小院子最后面盖了一间不过成年男子六步步幅的后厢,原租客是用来堆放杂物和居住的,因搬来时候太短,又走得匆忙,后厢中其实并无多少存余,只留了一张竹床并两个箱笼,还有几个薄板柜子。
此处是孙九娘仔细设计过的,搭建在烤炉上的棚架格外加了小烟囱,并且棚架的长度很长,可以一直延伸到后厢门前,这样来回前店后厢时就不会淋雨淋雪。
沈怜雪前后都看了一圈,颇为满意,就连前面的旧柜台她也很喜欢,说可以继续当柜台用。
孙九娘见她们母女都很满意,便领着她们又去了隔壁。
隔壁店铺原是卖酱料的,而且酱料还不是自家所做,只是去近郊采买便宜酱菜回来分卖,生意其实一直还行,但听闻人家要自己去租宽敞店铺自己做酱料,因此便不再续租。
孙九娘打开房门,沈如意一进去,就哇了一声。
原因无他,这一处商铺太干净了。
干净到里里外外什么东西都无,就连柜台和桌椅都被搬走,只在墙角留下一把光秃秃的扫帚,扫地怕是都费劲。
孙九娘拍了拍两间店铺中间的墙壁:“这是后加的,里面都是空堂,好拆,不承重也不碍事,上面的房梁完整,铺子其实还是打通了好。”
沈怜雪跟沈如意仔细瞧看,觉得确实是很不错。
不过这边的店铺没有后院,只有前门,就不如隔壁来的敞亮。
“若是把中间的墙打通,在后门边做一排桌,放我们的菜品,后厢改成后厨,加锅灶和烟囱,上菜出菜就简单得多。”
沈怜雪同女儿商量,沈如意点头:“对啦,这个旧柜台就放在门口,另一边摆放咱们的煎饼摊,这样食客就只能从这一处进出,绕不开柜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