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大约就可以。
如此一来,每日就又是三百至六百文的开销。
沈怜雪越写越觉得开食肆困难,她微微叹了口气:“难怪汴京中的脚店来来回回,生意到底不好做,看店铺能开多久便知。原咱们是自产自销,自家做自家卖,如今要雇人,要有铺面,还要交税,费用自然便高了,若赚不回本,还不如做铺席。”
沈如意凑到母亲面前:“但是娘,若是我们开食肆,那么便会一直开张一整日,从早到晚不停歇,阴天下雨,冬日落雪生意也不会太差。无论是煎饼摊还是肉夹馍,或许都可以卖出一倍的数量,若是如此算,那咱们其实是赚了的。”
而且,开成脚店,他们还能兼卖酒水,这才是利润的大头。
沈怜雪忙又写了一条:“哦对了,还得看看我们适合做哪一种酒,要去正店进货的。”
沈如意道:“娘,我想了想,既然烤鸭和烧鹅做起来颇费工夫,那咱们就轮着做。”
“铺子里两张桌,一张专放火锅食材,另一张就是我们的各色菜品,冷了不好吃的就只摆样品,食客点后后厨再出。”
“我觉得娘做的烤鸭、烧鹅和熏鱼都好吃,这三种可以轮天,一天上一种,定好多少只多少份,这样可以让食客多来食肆,渐渐就会成为我们的招牌。”
沈怜雪在菜谱上记,边记边写:“话梅排骨、秘制桂花藕,香酥小黄鱼,果酱山药都是可以做冷食的,哦对了,还可以做酸汁拌菜,这个也爽口。”
每一样定好价随取随付,方便又快捷,让食客不用等,大抵是他们做这食肆的精髓。
“剩下的就要吃热食了,比如藕盒、茄盒、萝卜丝丸子、小酥肉等,这些现要现做,又快又好带。”
沈如意点点头:“那这些可以放在煎饼摊子边上,这样味道飘散出来,行人会馋的。”
这注意好。
沈怜雪在煎饼摊位上写了几笔,道:“若是柔儿能掌控火候,这个锅灶可以先交给她。”
母女两个写写算算,沈如意又道:“娘,咱们要不把豆蔻熟水,酸梅汤等都先做好,只要点了火锅的,就一桌送一壶,如何?”
这也是沈如意在书上看来的,书上说这是“促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