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 / 3)

“都起吧,今儿是家宴,民间以中秋为团圆节,咱们也松散松散,都坐下吧”

众人谢恩才依次坐下,胡康一挥手,下上来两对提着食盒的太监,乐声细细扬起,每桌都有两个太监伺候斟酒布菜,蕙畹略瞧了瞧,都是精致漂亮的和样品一般的菜肴,尝了一口,却和自己想象中有很大差别,小时候经常在宫里吃午饭,觉得比这大宴上的菜品有滋味些,想来这不过是个形式罢了,遂略略吃了两口,就放下了。

紫安瞧了她一眼,知道她惯常喜欢滋味重的吃食,这个清淡些,恐不和她脾胃,遂也没勉强她。整个宴席除了若有若无的细乐,竟无半点响动,真真无趣的紧,蕙畹不禁想着自己家里这时的热闹,今年除了博文,张家竟是少有的全和,想来今年的团圆饭定是不一般,想到那年自己为了哄小惠晴,种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三年的时间真的长成了,虽还不是很繁盛,但已经开了稀稀落落的桂花,原本自己还想和小惠晴弄些下来做桂花甜糕的,这一程子事忙,却忘了,等回去敲些下来好了。

想着,唇边不禁溢出浅浅的笑意,杨紫青端起酒杯,无意中瞥见蕙畹唇边的笑意,不禁一怔,一口饮尽杯中御酒,竟觉得甘美非常,侧头微微扫了一眼右侧的宫妃们,不禁暗暗一叹,自己枉有佳丽三千,却无一人能及分毫,这样一想,刚刚入口的甘美竟瞬间化成了淡淡的苦涩。

太后虽说这些年不大管事,但是能于乱局中稳定帝位,也非寻常女子,眼光更是犀利,再说知子莫若母,只略略一眼,她就看出皇上今晚上不大对劲,满殿的宫妃佳丽,竟是全没入了他的眼,他眼中的情意虽浅,却全投向了一个人,太后不禁侧目打量过去。

太后自然知道她是谁,张家的三小姐,张氏蕙畹,就在数年前,张家还名不见经传,可是数年的经营,如今的张家甚至超越了世家大族的风光,这在大燕不得不说是奇迹,且张家的确是没根没叶,没有帮扶的,要说一切的源头,太后觉得该是当年那个聪敏非常,五岁就中了童试状元的张博蕙。

洪老头多挑剔,就连皇上和紫安都是迫于人情收入门下,可是却对博蕙颇多赞誉,太后曾经问过洪老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以皇上睿智,尚且不愿为师,何如青眼一个稚童”

当时洪老头说:

“睿智,皇上天下无二,但于学问一途却不如博蕙灵通机变,博蕙虽幼,但天赋异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试问哪个为师者,得遇如此学生能不欣喜若狂”

太后当时不免有些傻眼,但后来小家伙随着紫安在宫里进学,她也曾好奇的在窗外偷瞧过一两次,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可爱非常,而且的确如洪老头所说机敏非常,更难得的小小年纪竟知道韬光隐晦,等闲不会出头,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关系,才得了自己那个性格孤傲儿子的心意,与他暗地里颇多维护,可惜后来闻得竟夭折了,太后也不免感叹物极必反。

博蕙的夭折,使得皇上着实伤心了一阵,下了大力气去治理南边的时疫,同时张家并没有因为博蕙陨落而沉寂,反而得了皇上更多恩遇,一门加官晋爵,且唯一的小姐也赐婚给了紫安,一门荣宠至今不绝,加上后来的传为佳话的三张三鼎甲,竟是有两个都出于张家,令旁人羡慕之余,不免暗暗嫉恨,才有了后来张博文的祸事。

盐政之乱太后略略晓得一二,以她对皇上的了解,应该是毅然决然的舍了张博文才是,毕竟国事当前,一个张博文能值什么,可是最后却峰回路转,皇上竟然费时费力千方百计的保住了张博文,太后讶异之余,命身边的人去探听底细,传回来的消息,令太后很是惊讶,皇上歇朝就是为了回避说人情的,可洪老头却带着张家小姐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得了召见,使得皇上在一夕之间改了主意。

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