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3)

蕙畹一愣,不晓得杨紫青问她这个作甚,遂点点头道:

“《庄子养生主》里的一篇”

杨紫青微微一笑道:

“可解其意”

蕙畹眼珠一转,瞬间就明白了,这是杨紫青让她劳逸结合,遂看了看桌上的账本,恐怕今夜也弄不完的,且自己的眼睛确实有些酸涩难当,不禁开口道:

“谢皇上指点迷津”

杨紫青不禁低声笑了,和她说话真真令人愉悦,聪明机敏,不用自己着意解释,只一点即通,蕙畹喝了粥,侧头扫了窗外,这西次间窗外是养心殿的后院,透过琉璃窗,可见院内的两株女儿棠,枝头簪满了粉嫩的海棠花,一簇簇的,在明亮的月色中,显得分外娇媚。杨紫青道:

“坐了这会子了,不如随朕去院子里走走可好”

说着不待蕙畹回答,已经率先下了炕,龙行虎步的向外面走去,蕙畹只得跟了出去,春末风清,却有明月当空,好一个难得的月夜,蕙畹不禁深深吸了口气,院中的女儿棠却不禁勾起了蕙畹些许思乡的情绪,平安城的家里也有两颗,记得刚搬去时,也不是很高大,后来,自己归家时,虽然远不及眼前这两株蓊润繁茂,却已是郁郁葱葱的了。

海棠树下设了石桌石凳,胡康拿了软垫放在凳子上,杨紫青坐下道:

“你也坐吧,如此月色,不要辜负了,朕与你赏月谈诗如何”

蕙畹一愣,张口要拒绝,杨紫青瞥了她一眼道:

“旧年朕曾问你,你说不善辞赋,不过些许识得几个字,如今还要推辞,却是不能了吧”

一句话堵住了蕙畹的退路,蕙畹只得坐下,细细看去,月光下的海棠别样娇艳,一阵夜风拂过,随着叶子浅浅的沙沙声,落了一地的浅淡的花瓣,令人不免叹息刹那芳。杨紫青颇有兴致的道:

“古今咏海棠的诗词多矣,唯独东坡居士的最绝,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卿觉得如何”

蕙畹也被眼前的瞬间美景震慑住,随口道:

“我倒记得一首咏秋海棠的,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杨紫青一怔道:

“这个朕倒不曾读过,却是何人所作,颇有大气之风”

蕙畹摇摇头道:

“很久以前看过的,臣女也记不得了”

杨紫青微微一笑,月光下,对面的佳人,何尝不是最娇艳的一朵,月色、海棠、佳人、交织酿出一坛最香醇的美酒。令杨紫青不饮已醉。

琴挑蕙畹

整整两天一夜,蕙畹才找出几个疑点,把博文贪污受贿的私账和督查府进出的公账一对,就出了纰漏,几处的进出,竟然相差无几,可见系出一人之人,而这个人就是向盐政督抚举报之人,也是博文督查府里的主薄齐国安。

张蕙畹暗叫不好,急忙拿了私帐,去禀告杨紫青,这两日杨紫青心情却愉悦非常,虽然还在歇朝,却已经有了精神,处理积压的政事,白天他和蕙畹两人,一个御书房,一个西次间,各自忙碌,御膳这两日却都摆在了西次间,晚间安排蕙畹歇在西次间耳房的榻上,但是目前蕙畹还没用到,往往吃过饭后,两人会闲谈一刻。

谈话内容颇广,从朝廷弊政到诗词歌赋,从绘画到乐理,包罗万象,蕙畹原就知道杨紫青的喜好,毕竟有求于他,故屈意交好,也不在蓄意隐藏,和他侃侃而谈,杨紫青原也是一个才高之人,虽帝王心胸,却也有几分文人的气息,且喜好颇广,平日常恨后宫嫔妃虽广有颜色,却无几个秉真才情的,就是有些真才情的,和眼前的蕙畹一比,也是天上地下之别。

越了解,越喜爱,越喜爱,越遗憾,就是此时杨紫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