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过晏安宁,不能将现银都固在这些如今和废弃了没什么两样的货仓上头。

到了第二日,生丝的价格竟又跌了一半。

晏康越发心慌意乱,好在很快他就用九钱银子的价格联系到了一个外地的行商,对方似乎过于乐天,还认为在生丝一道上有利可图,大手一挥便拟定了转让的契书。

他只在心里暗暗笑他是外地人不知晓行情,面上只道自己是急需银子才让利出手,哄得对方眉开眼笑,清点过后很快就拿到了卖生丝的银子。

至此???,他才大松一口气。

好在算是保全了大半的本钱,不至于血本无归。卖出后看着愈发一路走低的生丝价格,他才感觉心情好了一些。看来,比他蠢的也还是大有人在嘛。

但这好心情没能维持多久,因为两方人马很快就上门来挑事了。一方是见他吃了败仗幸灾乐祸的晏安宁,另一方……竟然是听了他的话包下了一艘商船的晏婉宁。

他被两个亲生妹妹气得倒仰,更没心思去安慰泼妇般的晏婉宁他自己尚且还割了肉,又不是存心坑害她,要怪,只能怪她爱跟风罢了。

但这两个血亲对这件事的关注让他想到了不曾踏足漳城的父亲,心中一时开始惶恐。父亲向来爱逐利,也不知此番有没有动作。若是他那时也看好漳城,囤积了些货物,那他这回也不至于太丢脸。可若是没有……

晏康心中沉沉,拿不准晏樊的心思。

父亲寿宴将至,他得做好准备,应对晏安宁的发难才是啊。

作者有话说:

笙笙友情提示:理财有风险,你不理财,财不离你!(别问,问就是曾经血本无归!)

? 第 107 章

枝头的桂花开到荼蘑之际, 便到了晏樊的寿辰。

晏樊的年纪并不算老,但江州一带商贾人家素来讲排场, 晏家上无尊长, 作为顶梁柱的晏家家主便要挑起这撑场面的事由来。

漳城开埠一事黯淡收场,府城县城的行商们也正焦头烂额,值此良机, 倒是可以多方探听消息, 以图后效。

于是这一日一大早,晏家便宾客如云来, 恭贺声丝竹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

一辆华盖翠帷马车在众人的注视下停在了晏府门前。

门前候着的一位穿金戴银的婆子立时眼前一亮, 招呼着门人置下马石, 又小心地扶了那人下车, 一张娇艳又不失清丽的面孔便现于人前。

“这位是……”有人在人群中低低地询问, 不多时便得了答案。

原是晏家老爷的嫡长女。

“便是那位在漳城同晏康斗得寸步不让的小姑娘?”

江州府历来有男女通商不忌的传统, 但在外有些名声的女商贾鲜有这般年轻的。更有传闻道这晏大姑娘自幼养在京城深闺, 不曾在晏老爷跟前习得一星半点的本事,如此一来,不免让人高看几分。

然而这话题并未继续太久, 毕竟,据说晏家在这次的开埠之事上并未占得什么便宜。这小姑娘纵然有同男丁一争高低的胆量,却总也逃不过“输家”二字。

对这些争利的商人而言, 没有太多关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