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祝青臣站稳了,收回手,回头看去。

马车已经到了殿前阶下,几个在朝中任职的李家人小跑着,忙不迭迎上前,牵马的牵马,摆脚凳的摆脚凳,殷勤备至。

在李家人期盼的目光中,一位发须皆白的老人家,拄着拐杖,从马车上缓步而下。

祝青臣神色淡淡,并不上前去迎,只等着李家族长自行进殿。

待老人家进殿后,祝青臣便从供案上捻起三炷香,安静点燃,递了过去。

轻烟淡淡,族长躬身致礼,祝青臣在一边还礼。

和寻常丧礼一样。

只是后面的李家人等得焦急。

直待礼毕,老人家转过头,终于开了口。

“祝大人,老夫在朝中并无一官半职,又是将死之人,本不该过问朝中之事。不料陛下竟英年早逝,先我而去,身后也不曾留下一儿半女。”

“老夫斗胆,想问祝大人一句。这天下,祝大人是自取之,还是在我李家人之中……”

李家族长话还没说完,底下人的眼睛都亮了。

包括但不限于

李钺的远房叔伯、同宗兄弟。

这可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啊,谁不想要?

这可是他们一生之中、最接近这个位置的时刻,谁不想再往上迈一步?

这时,祝青臣哑着嗓子开了口:“族长久不问朝政,是谁告诉族长,李钺与我没有留下一儿半女的?”

“这……”李族长噎了一下。

这不是显而易见吗?

李钺和祝青臣都是男的,怎么留下孩子?

难不成……

李族长不由地低下头,扫了一眼祝青臣的肚子。

这……不会吧?

祝青臣道:“陛下与我初成婚时,便已料到此事,在我二人的宗族之中,挑选孩童,养在宫中。”

“我与陛下择定一个名叫李端的孩子,教养在身边。这孩子如今六岁,聪明伶俐,勤奋好学。”

“陛下也曾几次在朝会上提起,要立李端为太子。只是那时,朝臣们说,陛下与我年轻力壮,李端年纪尚幼,这才搁置下来。”

“如今陛下……”祝青臣沉默片刻,始终不能把“驾崩”二字说出口,“自然是由李端即位,我为太傅辅佐之。”

此话一出,李家人都急了。

“这怎么行?”

“李端年幼,稚嫩孩童,怎能担起大任?”

“祝大人,这可是朝廷大事,应当由朝廷众臣商议,岂能由你一人做主?”

祝青臣没有力气和他们计较,别过头去,只是看着皇帝的棺椁:“陛下与我相伴多年、心意相通,我之意便是陛下之意。此事已定,不容再议。”

李家人还想争辩,祝青臣身边的朝臣也正要上前,两边剑拔弩张。

李家族长顿了一下手中拐杖,怒斥道:“好了!陛下灵前,吵吵嚷嚷,成何体统?还不退下?”

众人这才颔首称是,默默后退。

李家族长上前,走到祝青臣身边:“乡野之人,言行粗鄙,祝大人切勿见怪。”

祝青臣不为所动,只淡淡地应了一声:“嗯。”

“那李端小公子现在何处?老夫总要看过再走。”

“端儿昨夜为陛下守灵,方才我让他回去歇息。”

“既如此,也不好吵醒小公子……”

族长言辞未尽。

祝青臣瞧了他一眼,心下了然:“族长远来致礼,怎好让族长现在就走?我命侍从收拾宫室,族长暂且住下吧。”

正中下怀,族长掩不住喜色:“也只好如此了。祝大人少不经事,我也好帮忙操持陛下丧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