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二人外,也要顾及天子所想。
九卿衙门正官及六部侍郎将自己所想记下,交予兵部右侍郎,结果并未当堂公布,但据一位离张四维十分近的官员说,看到廷议结果的瞬间,张四维面色十分不好看。
下衙之后,吴兑邀柳贺上门,向他细述了一番如今的苦处他之所以争边饷,也并非全为边关将士。
“自元辅归乡,王蒲州、方嘉鱼所揽功绩皆系于我一人之身。泽远你也知,大司徒也是因军功起家,元辅在任时,提携了不少在边事上有功的官员,若元辅一离任,我连边饷都争取不到,那便意味着我等官员的溃败。”
柳贺敬了他一杯酒:“大司马的确不容易。”
吴兑并非为自己一人争,而是为张居正所提携的边镇官员在争。
在这一点上,他是决计不能输的。
但以他一人之力抗衡内阁十分艰难,加上柳贺则不同,无论如何,柳贺与王锡爵算是铁杆,只要张四维做不到大权独揽,在票拟一事上,柳贺总能动摇到他。
无论如何,此次廷议结果已经票拟呈给天子,吴兑已付出了足够的艰辛。
他又道:“柳阁老你提到的那位赵士桢,我已将其请进了兵部,此子果真大才。”
吴兑毕竟是任过边臣的,他与俺答之妻三娘子关系不错三娘子就是那位看中了文官帅哥小蔡就带回去睡的奇女子,长期在边关,吴兑见过赵士桢发明的火器后,便立刻明白其威猛之处。
《育言报》也常常刊载弗朗机、泰西等地火炮之威,虽吴兑不知其消息源于何处,但既是《育言报》登载,其中也有几分可信之理。
除此之外,《育言报》上也登载了朝鲜、倭国的近况,令人看了大开眼界吴兑此前也曾怀疑过《育言报》所登内容不实,然而某回朝鲜使者进京,见了《育言报》所载之事,便大呼小叫称《育言报》败坏其王室声名,他们国王委屈云云。
大明官民原本对《育言报》上的内容只是将信将疑,见了使者这般,如何不知《育言报》所言皆是事实?
因而《育言报》各版中,除了论辩外,其讲述海外风情的内容也格外受读书人欢迎,《育言报》几乎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完成了对大明百姓的科普。
自利玛窦进入广东以来,《育言报》想尽办法与利玛窦联系上,开辟了《育言报》的海外专栏,版面越做越大,百姓们自其上知晓了海外的大航海时代,也知晓了各国的怪异风俗。
就算天子也对其颇感兴趣。
当然,已有大臣猜到了柳贺在其上详细介绍海外风俗的目的隆庆之后关闭的开海之路,柳贺恐怕是想将其再度开启。
第255章 开海之论
吴兑的提议经由内阁票拟,最终交至天子手中,天子只批了两个字准拟,但花钱的是天子也十分看重,便又将四位阁臣与吴兑叫去,听几人详说边饷之事。
无论如何,柳贺入阁的第一战算是大获全胜。
不过边饷发与不发还未涉及到张四维的核心利益,只是叫他权势受损罢了,张四维也并非承受不起。
但柳贺这一出,倒令官员们见识到了他的本事。
无论在永宁公主一事上出力,还是力主天子任下王恭妃,柳贺永远做的比说的多。
因而,在阁臣眼中,在六部部堂眼中,柳贺不够沉稳严肃,反而有股难言的锐气,但在年轻官员看来,这便是如今的官场所需要的。
大明官场积重难返,极需的便是柳贺这般敢为天下先的官员自柳贺连中三元那日起,他便受到天下读书人景仰,而之后,他并未辜负天下读书人与百姓的期待,一步步走得极为有力。
满朝诸公不敢为之事,他敢为,文武官员不敢问之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