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骂我谤我我亦无悔。”
“但今日想想,哪有游子不归乡的道理?”张居正长叹一口气,“只是京中的人和事,再想见就难了。”
柳贺在官场上见了太多的离别,他到翰林院不久,与他关系不错的陈栋就离开人世,之后每过一段时日,都有同僚离京。
但听了张居正之言,他心中仍觉得十分酸涩。
在他印象中,张居正一直是个很不服输的人,也就是这段时日他才有如此多的感叹。
张居正并非不能再居首辅之位。
他应当更强硬、更强势一些。
能发出这般怅惘地感叹似乎他并非张居正本人一般。
但柳贺清楚,若非将自己当作最亲近的人,张居正是不会在他面前说这种话的。
“我离京之后,敬修、嗣修、懋修和允修都要托你多多关照了,他们几人都有些眼高于顶,但对你是十分佩服的。”张居正嘱托道,“我的儿子皆是纯善之人,这一点你可以放心。”
“几位世兄的品行弟子是信得过的。”柳贺道,“只要弟子在一日,弟子定能护他们无忧。”
张居正为官时威严十足,但他几位公子却都不爱摆架子,张嗣修在办《育言报》时颇为得力。
何况就算张敬修几人难以管教,就算张居正不托付,柳贺也必然会好好照顾他们。
……
三日之后,一代大明首辅张江陵返回故乡。
不管日后天子会对张居正如何,但眼下的朝堂内外已深深打下了张居正的烙印。
考成法将权势集中到内阁,即便天子亲政,阁臣所掌之权也高于前一代。
张居正以内阁制六科,便解决了官员们互相攻讦的问题,让官员们能够拧成一股绳专注朝政,不会出现嘉靖时腥风血雨的场景。
事实上,万历一朝,下场凄惨的首辅也只有张居正一人,朝堂争斗虽然激烈,可官员们想保命还是容易的。
一条鞭法、清丈田亩策的实施令权贵们退田,让朝廷拥有了更多的财税,之后天子与朝臣干大事时才更有底气。
在真实的历史上,天子清算张居正,抄了他的家,张敬修不堪受辱自杀,张嗣修被流放,张懋修自杀未成,便毕生整理张居正的著作,他恨万历至深,著书时见到万历二字,总是将之倒过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