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罢了内阁诰敕侍郎,而将诰敕官以翰林院词臣为之,而负责诰敕的翰林虽仍挂着翰林之职,但修书、修史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自然就可免了。

毕竟内阁事务为重。

众翰林接了任务,自然以这敕书为重,柳贺却不慌不忙地将《实录》的几个条文写完,反正丁士美也未催促,他只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就行。

忙完条文,柳贺又将韩愈《贺雨表》读了一遍,他原本就很喜爱韩愈的文章,科考中练文章时也极力向韩愈靠近,而到了翰林院中,众翰林作文章时也以韩愈《贺雨表》与柳宗元《代柳公绰谢表》为范本。

这起源于洪武朝时,太/祖命翰林院选择“唐宋名儒笺表可为法者”,众翰林衡定再三,最终以这两篇为样本,之后翰林文章便依此而作。

柳贺泡了一杯茶,配着赵志皋带来的果干吃,出过汗之后,思绪仿佛也更通畅了。

柳贺有一阵没写文章了,但文章功底依旧在,他磨好墨,闭目沉思了一会儿,腹中酝酿着敕书的格式。

思索了约莫一刻钟,柳贺才在稿纸上动笔,写这种文章的重点是要打好腹稿,不能一边想一边写,柳贺思考得慢,写起来速度却很快,不过一会儿,他便将一篇完整的敕书写完。

柳贺刚刚搁下毛笔,丁士美便自里间走出:“还有哪一位翰林未交?”

应声者不过三两人而已。

柳贺原本觉得自己写得挺快的,此刻才蓦然意识到,他居然是最慢的几人之一。

他当下便也不等了,将自己的文章交予了丁士美。

此刻窗外天色已经有些发暗,柳贺与诸同僚拜别,不紧不慢地向会馆走去。

……

柳贺在掰指头细算纪娘子与杨尧来京的时间,不管怎么说,他一个人住在会馆里终归有些寂

寞,读书时还有一群同窗好友作伴,到了京中却只剩他一人。

第二日休沐,柳贺便去了他的新宅打扫卫生,这新宅面积不大,位置也不算好,但胜在清净,距离翰林院也不远这是嘉靖朝时一位外官的住宅,此人外放后便极少回京,家中子弟也无考中进士者,京中住宅便荒在此地。

柳贺雇了一个人看家,顺带替自己除除草,休沐之日他则购置了一些家具等,这样纪娘子他们过来也好直接入住。

柳贺如今工作五天休一天,一个月算下来一共五天假,这是大明朝给身份尊贵的庶吉士的特殊待遇,若是其他地位不够的官员,旬休的也有。

翰林官这个群体着实特殊,也难怪韩楫要唧唧歪歪。

……

柳贺倒是安安稳稳休沐了,法定的节假日,谁也不能催促他出来干活,反正他是翰林院的新丁,也没什么“要事”非得他上班处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