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2 / 3)

氏生产的时候大出血上了身子,大夫断言顾氏以后再难生育,所以顾氏对纪慕远宠爱有加。以至于养成了他单纯善良的性子,却让望子成龙的纪洪大为失望。

十年前,纪洪被贬回安吉。因着纪慕远那是尚在京城的白鹿书院读书,而纪洪又想锻炼长子,于是就将年龄十五岁的纪慕远托付给纪洪唯一的妹妹,如今是大理寺长卿长媳的姑太太纪晴云。

因为如此,纪瑾瑜对纪慕远并不十分熟悉。这十年来见面的次数寥寥可数,上次见面还是两年前,那时候老太太过大寿,他回安吉拜寿。

虽然见面少,纪瑾瑜还是可以感觉到这个哥哥对她的喜爱。每次书信里面都会提到她,过年过节送的节礼里面总有特意留给纪瑾瑜的东西。有时候是盛京大户人家的姑娘时兴的玩偶,或者是一些零嘴点心,虽然纪瑾瑜不是真正的孩童,但还是打心眼敬爱这位喜欢自己的哥哥。想到这里,纪瑾瑜面上也带出微笑。

眨眼的功夫纪瑾瑜已经走上码头,纪慕远却拉着她的手上上下下大量,口中啧啧惊奇:“大妹,你怎么又长高了!”

纪府两房,纪瑾瑜排行第三。按道理应该叫纪瑾瑜三妹妹才是。

大妹,是纪慕远一直以来对纪瑾瑜的称呼,每次听到纪瑾瑜都觉得心里暖暖的。因为在纪瑾瑜心中自己与纪慕远、纪洪、顾氏才是一家人。

于是她笑着应道:“怎么?哥哥不认识了?”

九月的盛京不比江南,早已经寒风飕飕,何况他们还站在码头。

旁边的婆子忙将早准备好的厚披肩给纪瑾瑜披上,说道:“外面风大,大少爷还是赶紧让姑娘上马车吧!”

纪慕远亲自扶着他的小妹妹上了马车,旁边的婆子要过来扶,却被纪慕远拒绝了。那婆子实在有些看不过,姑娘也是十几岁的大人了,怎么能任由着大少爷拉着她的手。大户人家都讲究“男女七岁不同席”,就算是嫡亲的兄妹也不能如此。

现在大少爷又亲自扶着姑娘上马车,这也太过了些。而姑娘竟然一点也不推辞,就好像理所当然似的!这若是让别人看到了,肯定说大少爷太宠着姑娘了。

这婆子是纪慕远妻子范氏身边的陪房妈妈,因她夫家姓赵,所以大家都称呼她为赵妈妈。因她在范家就是是范氏的奶娘嬷嬷,现在又陪嫁到了纪家,因此很得范氏器重,什么事情都爱跟她商量。她也由此养成了张扬的性子,什么事情她都要管一管。

今日来接纪瑾瑜,是她主动提出来的。就是想看看这大少爷时常挂在口上的姑娘到底怎么样,这样才好让范氏及早防范应对。

人都说姑嫂天生是仇人,若是遇到大姑子还好,早早地嫁出去,知道做媳妇的不容易,知道心疼娘家人。若是遇到小姑子,那就棘手的多。小姑子历来事多,不服不忿,掐尖把横,还喜欢告状,一个弄不好这做嫂子的在婆婆、丈夫面前两处不讨好,里外不是人。今天见了这姑娘,当真是架子大得很,竟然由着大少爷扶着她!

这赵妈妈心中腹诽着回去之后一定要跟范氏好好说道说道。趁着现在顾氏还没来,赶紧在姑娘面前树下威信,这样以后她才不会故意找麻烦。趁早让她知道谁才是家中的女主人,免得这小姑子目无尊长。

*************************************************

马车缓缓驶入城门,只见城内酒肆、餐馆、茶馆云集,米铺、布庄、首饰行林立,沿街之中小商小贩叫卖声不绝于耳。

透过马车车窗,纪瑾瑜向外望去,饶是她见过不少大都市,也还是暗自赞叹好一派繁华热闹之所!

过了南大街转个弯,就是西大街。进入西大街之后人声渐渐安静下来。这里见到的就不再是商铺,也没有小商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