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的父母,毕竟父母在无私财,她可以理直气壮让孩子他爹给娘俩买胭脂水粉、玩具零食、首饰衣裳,却不能伸手问丈夫要他的工钱,这个得征求公婆的同意。

刚进门那阵子她心气高,一言不合就要回娘家,但那阵新鲜劲过去,再骄傲的小媳妇也要学会低头做人,加上肚子又不争气的只生了女儿,大堂嫂那点掐尖好强的心思早掐灭了,她只想安安生生过好日子。

好歹婆家的家风好,或者说姝娘这个小姑子过于厉害了,她以前还担心囡囡她爹进了城,手里又有钱,会不会跟着起什么花花肠子,后来听小叔子们说起来才知道,囡囡她爹和叔伯兄弟们在城里,方方面面都被姝娘管得死死地,有什么消遣活动都得一起行动,放了假就被催着回家探亲,就算有那个心思也没有条件出去玩花样。

仔细想想也能理解,如果男人都有钱就变坏,那也是城里的叔父带头,他们家有姝娘这个特别会挣钱的金凤凰,叔婶也拿了店里的分红,赚得不比他们家少,叔父自己还是衙门当差的官爷,有钱有势,体面威风,别说去那什么青楼妓馆消遣,就是往家里娶几房姨太太也使得。

但囡囡她爹和叔叔们说,叔父但凡能带上婶娘的应酬,都会带婶娘一块去,带不了的也会争取早些回家,从未夜不归宿过,可见叔父是一点外心都没有的。

她觉得有叔父这个好榜样在前,还有小姑子时时不忘盯着,囡囡她爹和叔叔们想变坏也很难了,顿时放心很多。

等到这两个月开始轮休,囡囡她爹每月都有一天假,回家就抱着她亲热,怎么亲近都不够的模样,让享受着丈夫全部热情的大堂嫂更加心满意足了。

距离产生美,他们夫妻感情比新婚那会儿更好了,日子也蒸蒸日上,她也没什么好争的。

就连头胎没给爷奶生个曾长孙的遗憾,也在城里小姑子的影响下渐渐消散了,毕竟女娃娃也有给家里争气的,爷奶公婆他们看到囡囡,就忍不住想到聪明能干的姝娘,心中十分欢喜。

家中长辈们都这般喜欢她闺女,给娘俩的吃穿用度并没有因为她没生儿子就大打折扣,那作为囡囡的母亲,大堂嫂就更不会嫌弃女儿了。

若说大堂嫂还有什么不满足,大概就是看到家里这群小姑子每天精力充沛的工作赚钱,一个个都比她腰包鼓鼓,偶尔忍不住心生羡慕,既羡慕小姑子们能有赚钱的机会和毅力,也羡慕她们都能攒私房钱。

不过现在她也有钱了,姝娘给的红包她估摸着得有几十上百文,大概是补给满百天的,跟囡囡满月的红包差不多大。

只是闺女满月时她还在房里做月子,亲朋好友的红包随礼都被婆婆收着了,没落到她手里,这回姝娘都说是给侄女的一份心意,那她当娘的帮囡囡保管,自然天经地义。

约莫一百文呢,可是是一笔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