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1 / 2)

恩赏庆典,就是让前线的部分功臣入京接受封赏,还会有游街的环节,百姓观礼……

给臣民展示一下,大炎打了胜仗!乃是一大盛事。

而这种以战功庆祝的庆典,不是随便几场战役就可以承办的,需有开疆拓土的大功,十分少见。

宁婉音在西南大胜以后,第一件事就要求办庆典,在不少看她不顺眼的朝臣眼中,便是爱慕虚荣,喜爱夸耀她的功劳。

但如今确实是开疆拓土了,也没理由反对。

“太后娘娘,西南战事虽暂定,但并不稳定,郁松大将军不便入京。”宋固提醒道。

他不在意搞不搞庆典,只从最实际出发,西南目前需要郁松坐镇。

“宋爱卿所言甚是,所以哀家决定,召东川侯父子回京。”宁婉音道。

这话一出,不少朝臣觉得,太后这是拉拢董家呢?

如此荣耀,皆给董家父子。

但薛征瞬间反应过来,宁婉音这是想收回董家的兵权吗?

第274章 太皇太后退了,押注

郁松是宁婉音提拔的主帅,而董家是三皇子的母家,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当初后宫斗的激烈。

在薛征看来,宁婉音打压董家,是迟早的事。

他想了想,并没有反对。

首先太后是以庆典的名义,召董家父子回京,名正言顺。

西南大胜,西南四将作为西南军的代表。

郁松坐镇西南,不能离开。那董家父子和另一位部将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太后娘娘选了有爵位、资历更老的东川侯,无可指摘。

如今只是回京,还没到薛家出手的时候。

等太后找借口强留董家父子,不让他们回西南,那才是最佳时机。

到时候东川侯为了前程,必定会主动投靠薛家。

董家没求上门来,薛征这么急干什么?

那时再上书支持东川侯回西南也不迟,朝堂还不是宁婉音的一言堂。

薛征没反对,薛党官员也不吭气。

宋固表示赞同,“娘娘安排甚好!”

不管谁回来参加庆典在宋固眼中都没区别,只要西南局势继续稳住就行!

毕竟刚刚打下大梁一片国土,如今虽然暂时休战,还需随时提防大梁的反攻。

“论功行赏,郁松当记首功。他不能来京城,让他派一个人观礼。另有其他将领,军职在身,不便观礼,皆可派家中小辈观礼。”宁婉音说完,看向礼部尚书道:

“段尚书,庆功典礼的事,就交给你筹办了。”

筹办盛典,是礼部的差事。

“臣领旨!”礼部尚书段朗原上前领旨,不忘初衷一脸激动地溜须拍马:

“西南大胜,是前线将士浴血奋战的荣耀!太后娘娘举行盛典,庆战胜利,恩赏将领,以慰军心,将士们更会明白,他们的努力和付出,陛下、太后娘娘和朝廷都看见了!”

“此次盛典,臣一定办的风风光光,让将士们知道太后娘娘的爱护重视之心!娘娘赏罚分明,英明睿智,臣深深敬佩。”

段朗原的马屁拍的酣畅淋漓,办个庆典也能有一套词来夸办的好办的妙!

连本想夸赞太后几句的宋澄意,都因为脸皮太薄而接不上他的话。

这也许就是术业有专攻吧。

下朝以后,朝廷下达了召东川侯父子回京受赏的诏书。

这种庆典,一般以一两个将领为主,带一部分副将、士兵一同从西南回归受赏。

除此之外,不能来的有功将领,皆可派人参加封赏仪式。

礼部提前筹备了起来,京城百姓们听闻得胜将士归来,也都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