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周朝,想要让一介布衣无声无息死去的法子跟手段,抚霞郡主自然是有很多的。
就跟即便当初双亲不愿意,他不愿意,但抚霞郡主的随从,依然从海礁村强行掳走自己一般。
就如当初被囚在永昌侯府,即便自己不愿意做替身这事儿,抚霞郡主可以用权势,威吓以及毒打让自己屈服一般。
与其等着抚霞郡主的人不知何时找上门,轻易取走自己的性命而不溅起一点儿水花,还不如成为让抚霞郡主想要让自己给他儿子陪葬,亦要思量掂量三分的人。
所以,在会试之前,他低调行事,苟且偷生,但获得会试第二后,大方示人,便为了昭告天下,有着与温世子同一张脸孔的人,是他楚州府张玉郎。
知道这事的人越多越好。
只要顺利参加殿试,惊动了弘帝,那么,至少,日后他张玉郎便是在死在抚霞郡主手中,也不会悄无声息地被掩盖过去。
因为弘帝,极为喜欢温世子这位郎艳独绝的外甥。
而他喜欢的温世子的大半才华,他亦居功不少。
若弘帝爱才惜才,便不会允他这位如温世子一般模样的举子,被抚霞郡主白白戕害。
所以,弘帝,会不会钦点自己为新科一甲的态度,直接表明,他日后的立场。
一切,只能端看弘帝怎么做?
第142章
弘帝此时心中大为恼火。
不仅是抚?????霞郡主这事做得不地道,还一直瞒着自己。
欺君犯上,简直胆大包天。
等怒气消去之后,弘帝冷静下来,又不免为英年早逝的温?t感到可惜。
温?t自小聪慧,又丰神俊朗,不然何以京城独传温世子风华绝世?
他亦见过温?t所作诗赋及策论,文采斐然,引古博今,甚有永昌侯的大将之材,在国子监时便已经是监生中的出类拔萃者,而在朝廷商议解决海疆匪患时,又举出良策,自请灭寇。
事实亦证明温?t堪得重用,不仅剿灭匪贼,还一句揪出朝中蠹虫。
只可惜,安顺侯那等逆臣贼子,竟是抢先一步下了毒手,温?t不及弱冠便殒命,大周朝亦痛失一名英才。
如今,却有与其极为相似的张玉郎,从县试伊始,竟一步步考上进士,名列第二。
在听闻张玉郎与温世子样貌相似后,弘帝便寻来他的墨卷一观。
诗赋出色,做起策论亦才思敏捷,叙之以情,诉之以理,情理相合,各类典故信手拈来,可见亦是通古识今,字里行间竟与温?t政见颇为相似。
如今看来,是同拜名师大儒,亦或是这些年作为温?t替身,潜移默化之下,两人学识不相上下?
若当真如此,这张玉郎,岂非亦是大才之人?
弘帝心中一时踌躇不已。
待到第二日,刘福安秉张玉郎出宫一事时,弘帝看着跪服在跟前之人,忽而问了一句:“若来日入朝为官,张玉郎,你想做何种官?”
张玉郎忐忑了一夜的心忽然便安稳下来,掷地有声:“若臣将来有机会为官,臣,愿为纯臣。”
弘帝听得此言,微微一笑,挥手,让刘福安派人将张玉郎送了出去。
张玉郎走出宫门,看着朗朗乾坤,心里如初升的冬阳那般敞亮。
“玉郎!”
陈念莞昨儿亦是一宿没睡,早早地就来宫门外蹲守了,此时见张玉郎被放出来了,不由得惊喜,从马车上一下跳了下来,朝自己夫君奔了过去。
张玉郎笑着伸手将她揽进了怀中:“莞莞,我平安了。”
“真的?”
陈念莞还难以置信,见张玉郎肯定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