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2 / 2)

前些时候陈念蹇与曾四上门求见的时候,范侍郎跟他们俩打听过张二郎的事。

父亲在信里提过,张二郎是救了自家彻哥儿的救命恩人的陈鸣之女的夫君,有这层关系在,即便张二郎乡试排名并不如陈念蹇跟曾四,他对张二郎亦不免格外看重。

得知他在梅麓书院因坠马后养伤,退学在家自学,不免叹惋,甚至还派过管事上门送过一些滋补药材,得知并无大碍,这才松了口气。

如今第一次见到了张二郎,见他俊逸清朗,气质非凡,倒是有些明白为何父亲没将陈念蹇与曾四收入门下,反而收的是这个张玉郎。

单看他平素并无任何特别出彩之处,却能顺利过三关斩五将,甚至与一向勤学苦练的陈念蹇一般考上举人,便不容小觑。

距离进士举还多了几个月的温书时间,便不知这张二郎的学识,精进到了何种地步?

范侍郎与三位后辈寒暄期间,自然便谈到了即将到来的春闱,给他们切磋了一些学业上的课题,说了一些当朝可能届时会成为考官的大人们的情况,分析一番历年的策论题目,三位举人后辈得到点拨,自然连连称是。

“尔等都出自同一师门,算是志同道合,如今应齐心协力考中进士,但便是会试落榜,亦不用太忧心,举子已经有入朝为官的机会,虽或花费更多时日,但若时机适合,我作为你们前辈,自会替你们举荐一二,便盼彼此一心,先闯过眼前这个难关。”

三人得了范侍郎这番允诺,心中感激,逐一谢过。

张二郎表面笑着应对,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他平时闭门不出,自然是不想因为一张脸与永昌侯世子相似,惹出麻烦,但依然冒险来见范侍郎,一来,他记得范侍郎与永昌侯府并不无多大关系,或有听闻过世子之名,但应该不曾见过永昌侯世子,二来,春闱之前还有复试,在这个时候拜访范侍郎,亦是为了届时在复试上得范侍郎关照一二。

如今拜见过了范侍郎,亦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目的达到,悬起的心自然放了下来。

之后回香桂街后,便趁距离会试的最后一段时日,认真温书做题,一如以往。

第133章

在香桂街的众人为酒楼开业跟大佛寺的素斋供奉忙碌的当儿,初六到了。

陈念蹇回去了国子监,曾四回去了梅麓书院,又只余下张二郎一人独自在家温书。

“玉郎啊,你不去书院,又不找夫子,当真不要紧吗?”

虽然自家夫君向来运气?????好,但之前过三关斩六将一路走过来,亦跟在青云书院受到过夫子的指点分不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