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念蹇父子在原本今日上晌就打算出城的,后来陈念蹇到书房里头见着张二郎与曾四,三人坐在一起切磋,于是便一直耽搁到了现在,那陈峰见儿子有两个举人为伴,却是不耐住在香桂街。
毕竟曾经对陈念莞做过那般过分的事情,自知有愧,于是早早地就离开回到自己租住的农户家里。
“若是三哥愿意,到国子监开学这段时间,你住在这里也是无妨的。”
留宿时,陈峰是跟段爷爷他们睡大通铺,陈念蹇却是跟柳青同住一个房间。
柳青自然是很愿意这位经魁老爷留下指点自己的学业,而曾四进学的日子跟陈念蹇同样是初六,也很希望在这期间与国子监的监生探讨学业。
张二郎亦表示欢迎,于是,陈念蹇就此住下了,并着小厮去通知一声自己的父亲。
稍后,张二郎知晓了年十五陈念莞要到大佛寺供奉素斋的大事。
“元宵,不是酒楼开业的日子吗?”
莞莞总不至于分身两处吧?
“放心,我已经想好怎么安排了。应该没问题。”
酒楼照开,素斋照供。
“那,娘子有想到要做什么素斋吗?”
“嗯哼,在想,在想。”
上元节的传统吃食是汤圆,要做点炸元宵吗?
也不是不可以。
但那一日肯定会有许多酒楼供应汤圆,饺子等寻常吃食,她倒是得要做点更特别一点的。
另外,上元节,可也是很多年轻小娘子跟郎君相看或约会的好时机呀,从这群食客下手,也是可以的呀!
陈念莞抓着小本本跟炭笔写了几个吃食出来,桀桀桀笑了起来。
张二郎恰好走进了书房,听得自家娘子这般古怪的声音,不由得走了过来,“莞莞?”
“嗯?”陈念莞回头看着自家夫君,脸上得意地笑容都还没褪去。
“笑什么呢?”
“嗯哼,想到了几个可以在上元节素斋提供的吃食,所以高兴了。”
张二郎握住了陈念莞的手,也笑了,“那莞莞是打算做什么?”
“等我做出来了,夫君你就知道了。”
素斋供奉素斋供奉,所以届时在大佛寺呈上去的自然是素食了。
因此,在考虑那一日免费派发与香客的吃食,便不能用荤菜了。
可如今是冬季,说要用素食,其实能用的食材及其有限,再考虑到在外进食,最好方便快捷,陈念莞将之前做过的点心过了一遍后,决定带过去的吃食只选三种:萝卜糕,角仔糍以及糖不甩。
做萝卜糕自然是因为正值萝卜应季,因为气候缘故,京城?????出产的萝卜比抚宁县的萝卜甜多了,又是难得的素食,所以拿来做糕点正好。
原本在酒楼推出的萝卜糕是放入了腊肉粒,干虾米,并用瑶柱酱或鱼露调味的,有直接用萝卜丝的,也有将萝卜碾成糊糊跟面粉一起做的,并且除了蒸制的萝卜糕,还有煎制的萝卜糕,光萝卜糕这一种类就有五六种,
但既然是素食,那就不需要考虑一切肉类,直接选用最简单的办法。
将萝卜刨去外皮,而后切成细条,洒入盐分后,腌制一刻钟,而后倒掉腌出的萝卜水,
取适量的粘米粉,加入鸡蛋,食盐,加水搅拌成糊糊,而后加入萝卜丝,同样搅拌均匀后,蒸熟后,切成块即可。
这么做出来的萝卜糕非常简单,并且保留了萝卜原来的甘甜,非常美味。
至于角仔糍,跟做饺子有点相似,但比饺子个头大,而且皮也不一样。
角仔糍的面皮制作方法跟糖环相似,都要事先准备糯米粉,而后将糯米粉揉制后蒸熟,做成粉头,然后将粉头放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