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1 / 2)

于是,就此定下了每隔四日,陈念莞便会来林府一趟,专门给林小郎做吃食的行程。

林家的管事亦将那商铺的地契跟房契拿了出来,交与了陈念莞。

陈念莞离开林府的时候,喜滋滋的。

这一趟,来得值了!

不仅买到了河粉店的商铺,还能顺便给张二郎弄一封翰林院大佬的举荐信。

要张二郎知道自己这么为他,不知道会不会感动涕零呢?

*

八月,金桂飘香。

月初就已经有不少学子的身影陆续出现,比前几个月的学子潮来得更早,也来得更多。

这些,都是苦候了至少三年的读书人。

都有着秀才功名,有年少轻狂的,中年稳重的,以及白发苍苍的。

不约而同赶来府城,都是为了初八那一日开考的乡试。

府城的气氛也不同于之前几场考试,倏然紧张又严肃起来,便是不下场科考的府城百姓,也感受到了这股子压力。

当然,陈念莞除外。

念云糖水铺名声大噪之后,如今也慢慢传到了来府城参加乡试的郎君里头。

有不少家境阔绰的少年郎或公子哥,也特意来糖水铺品味一番。

看一眼络绎不绝的食客,陈念莞满意地笑了笑,而后将主场交给了各位训练有素彬彬有礼的跑堂们,回到柜台后面,飞快地盘算糖水铺七月份的进项。

算着算着便忍不住偷偷窃笑起来。

开店的六月份,盈利不足三百两,那时候是因为糖水铺名声不显,而七月份,自己与崔四爷商战一场,她这位?????陈东家就既显山又露水地将凉冰铺跟糖水铺的存在感刷了好大一波。

又随着前一批到店里头来光顾吃龟苓膏的夫人娘子们颇有见效,口碑渐渐宣扬开来,那食客越来越多,作为本店龙头产品的龟苓膏也不负众望,成功为本店盈利的当担,这个月光是龟苓膏的销售都突破了五百两,没亏了段爷爷那么大年纪了,还在后院天天看火熬膏――当然,他也没少吃就是了。

除了本店的第二担当双皮奶,椰子系列也成为了本店的支柱型产品,风靡全城,这部分的收益也高达四百两。

再加上下降一位的第四担当甜碗子以及各类糖水跟饮子,还有限售产品的收益,糖水铺七月份的销售影业额超过了一千两,不过除去各项成本跟商税,净盈利九百四十两。

这个数字,让陈念莞很满意。

跟河粉店开业初初盈利丰盛,随后月月递减,最后维持在一个变化的进项来看,糖水铺是后来居上啊!

呵,上个月才分成仅仅五十两的柳云,这个月能够分得差不多有二百两,要那丫头知道了,怕是要高兴坏了。

果然!

这日糖水铺打烊后,陈念莞在房里头将账簿给柳云看着算了算,得知自己有一百八十八两的分成,柳云拽着表姐的胳膊,直呼高兴得快喘不过气来了。

柳大舅家的儿郎跟娘子不一样。

儿郎们赚的银子要上交公中,娘子却是不需要的,也就是说,柳云赚多少,自个儿实得多少,而她在短短两个月,身家就攒到了二百多两,若糖水铺的营生一直火热下去,恐怕不用多久,柳云手头的钱银就要超过柳家的任何一个表哥/表弟了。

柳云似乎没意识到这一点,还沉浸在自己忽而多了二百多两的喜悦里头,晕乎乎的。

陈念莞也没有打扰她,让她多会儿陶醉在我有银子了的巨大惊喜里,便去找凉冰铺的诸位了。

因为在月初,早收了一波主顾们超过五千两的定银,所以后来凉冰铺做成的营生都不至于像上个月那般大宗,比较多的是散冰的买卖,但有崔四爷的一万两银票打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