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厨房,犹豫许久后,陈念莞还是去了大杂院一趟,找王德,看看他有没有这个兴趣接活儿干。
*
这还是搬到燕来巷后,第一次再回石头巷。
虽然陈念莞穿到陈四身上后在这大杂院里也没有住多久,但自己一开始做营生的起点,就在这里,也约莫住了大半个月呢,故地重游,想起去年起早摸黑做鱼腐到码头叫卖的日子,她心里有点唏嘘。
听王嫂嫂说,大杂院里的住户还是那几户,只是人家变成了四户。
年前,东厢的一双老夫妇走了,那房子就让卢家租了下来,打算让卢家二郎成亲后住过去,为此卢婆婆还得意洋洋的。
花婶子跟自己儿子儿媳妇还住西厢,那李玉兰开年似乎是有了身孕,喜事当头。
倒座房里那两兄弟还在照常讨生活。
至于王德跟王嫂嫂,则将陈念莞一家租的隔壁厢房也租了下来,中间的墙体打通,成为了两居室,两人住的舒心了许多。
王嫂嫂就是在改建好的堂屋里招待陈念莞的,不免地见到了一些当初特意要避得远远的故人。
譬如说,当初那位花婶子,还跟当初那样,好八卦,喜欢占点小便宜。
不知道王嫂嫂招待的是她,见着王嫂嫂拿吃食出来招待客人,笑嘻嘻地摸进来想蹭点吃的,于是就见着了许久不见的陈念莞。
“哟,这,这不是陈四姑娘嘛?”花婶子一双眼睛瞪得老大,吃惊地叫了起来,丝毫不觉得尴尬,而后一拍掌大笑,“哎呀,陈四,你现在可威风了,是在城里开铺子了?生意怎么样?”
花婶子知道陈家河粉店的事,不奇怪。
陈家河粉店名声被宣扬得最轰轰烈烈的一次,莫过于那一次与陈家的官司。
陈念蹇还为此到石头巷大杂院找过她们,昏倒在王嫂嫂这里也不算是小事,肯定惊动了大杂院里的人,花婶子为此看热闹,也不稀奇。
再说不两个月前铺子开业,她们也请了王德夫妇过去,像花婶子这么嘴碎的人,怎么可能不打听她们铺子的事?
所以面对花婶子的热情,陈念莞也只是笑笑,态度冷淡,就差在脸上明晃晃写“我不待见你,不想跟你说话”这句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