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有一截,方竹眼尖地瞧见旁边一小摊前挤满了人。

“我要一个猪肉馅儿的!”

“还有豆馅儿的没?”

大家挥着手高声嚷嚷,好不热闹。

“你们都没吃早食吧?要不就买个烧饼吃吃,老黄烧饼可是这个!”秦大柱竖起大拇指,眼神已经飘向烧饼摊。

方竹低头看看已经在舔嘴唇的妹妹,问:“怎么卖的?会不会太贵?”

“肉的三文,豆馅儿的两文,啥也不放的只要一文!”秦大柱一看就是常常光顾的,对人家的价格清清楚楚。

看来味道是真不错,价格也还能接受。

方竹把竹筐交给方桃抱好,就跟着秦大柱挤进人群。

秦大柱一张口就是三个肉馅儿的。

方竹想了想,要了一个肉的一个豆馅儿的。

等待的时候,方竹便观察起这简单的小摊,只见那敞口的大泥炉里烧着炭,把炉壁烤得通红,上面贴着的长条饼子就慢慢被烤熟。女主人不错眼地瞧着,瞅准哪个好了,就拿钳子夹出来用油纸一包,递给客人。

后头的木桌子旁,男主人动作熟练地揪下一小团剂子,压扁后塞上一团调好的肉馅儿或豆馅儿,卷起来拿擀面杖随意一抻,那面团就变得又薄又长。再抹上一点水,轻轻松松就粘在炉壁上。

面饼薄,烤起来也快,虽排队的人多,但方竹也没等太久就拿上自己的那份。

烧饼用油纸包着,有些滚烫,外皮酥脆还有芝麻的焦香,咬一口就是油香十足的猪肉,或微甜的豆馅,实在是美味。

方桃眯着眼含糊不清地说话:“好吃好吃!”

姐妹俩买了两个口味,换着吃便能都尝着。

第13章

一整个热乎乎的烧饼下肚,他们也走到了专门摆摊儿卖菜的地方。

“茄子六文一斤,剩得不多了!”

“新鲜的豆角,今儿早上刚摘的,一斤只要四文,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少几个子儿我就全要了。”

各种各样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穿着粗布麻衣的妇人,又或是带着绢花的年轻丫鬟穿梭在摊位之间,来来往往,稍不注意就撞着碰着,有些人赔个笑脸也就算了,有些却不依不挠地要吵上几句。

方竹小心护着怀里装满鸡蛋的箩筐,跟在秦大柱兄妹身后去交租摊子的钱。

来的路上秦大柱就跟她们说过了,在县城摆摊儿必须得到专门划出的地方,若是自己随意乱摆,轻则被罚钱,重则挨板子。

不过租摊的钱也不算贵,方竹她们是临时占用,只需交两个铜板。

当然,方竹也看见有人一口气交了好几十文。这种就是要长期摆摊,来租个固定的摊位了。

交完钱,几人在一年轻人的带领下,找到自己的摊位。

不过方竹她们和秦大柱兄妹的没挨在一起,中间还隔着好几个卖菜的。

方竹放下东西,把搭背篓上的草席子铺在地上,然后将菌子分门别类地摆放好。

“婶娘说的没错,菌子的价钱都低了不少。黄丝菌只有九文,枞树菌、抹布菌八文,鸡蛋菌这些量少,还有十二文。”去问价的方桃小跑过来,蹲在方竹旁边也帮忙摆菌子。

“眼看这都要过季了,便宜些也正常。”

两旁卖菜的大娘都在高声吆喝,方竹瞧上一眼,清清嗓子也脆声吆喝起来:“菌子,新鲜的菌子,瞧一瞧,看一看嘞!”

方竹以前常常跟着爹爹去集市卖货,叫卖什么的都是做惯的活儿,哪怕街上人来人往,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见有人从摊前走过,就举起菌子满面笑容的问:“大娘,看看菌子?新鲜着呢,价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