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30 / 141)

定缘又问过于谦,发现他从别业跑到水牢,要上几段台阶。换句话说,别业的地势居然比水牢要低,而水牢与邗江水位平齐,那么别业也必然比邗江水面要低。于谦记性好,他把汪管家对“临花藏池”的介绍,一字不漏地复述给吴定缘。吴定缘这才明白,别业这个奇怪的格局,是为了照顾“临花藏池”的盆地格局。别业位置低,就可以直接从邗江引水,顺渠浇灌“花藏池”内的奇花异草。当然,为了防止江水漫溢,别业沿江边修了一道堤坝。但对要成心搞破坏的人来说,这不是什么为难的阻碍。吴定缘带着朱瞻基、于谦赶往竹轩的同时,那三个船户把那堵双层砖石墙彻底扒掉。这样一来,被堤坝挡住的邗江水,便气势汹汹地闯入整座别业。船户们又跑到码头上,把那条小舢板解开,划过去接他们。众人一一上了船,舢板朝着高处尽力划去。沿途可见,别业大部分都被邗江水吞没,只有几栋高大堂宇,还露出半截屋脊,远远望去犹如孤岛一般。水中不时还有人影沉浮,看服色应该是那些护院。可怜汪家那十几个精锐护院,他们听到铜铃响动之后,急忙赶去竹轩救主,可走到中途正撞上第一波浪头,直接被冲了个七零八落。浮上来的还算好,有几个倒霉鬼被直接卷入临花藏池的底部,给他们的主人一并殉葬。“看那边!”于谦突然喊道。船头数丈开外,一个人抱着半截廊柱,正在水里挣扎。朱瞻基一看,冤家路窄,正是汪管事。他吩咐郑家兄弟把舢板开过去,然后蹲在船头,笑眯眯地看向他:“汪管事,你这是在捉文虫呢?”汪管事哪里还顾得上旁的,一迭声地喊着救命。朱瞻基指指他怀里,又指指自己。汪管事登时会意,勉强抬起一只手,从怀里把那一袋合浦珠子拿出来,交到吴定缘手里。也幸亏他今晚一直在忙活,没顾上回房间,珠子一直揣在怀里。转了一圈,物归原主。见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狼狈样,朱瞻基突然连报复的兴致都没了。他让汪管事扒住船帮,但不许上船,吃些苦头也就算了。太子直起身来,把珠子扔给吴定缘:“你数数,少了没有。少一枚,我把他再踹下去。”吴定缘接过去,仔细数了一回,这才往怀里一塞。此时,苏荆溪正蹲下身子,仔细地为郭纯之整理着衣襟。一代淮左硕儒平躺在船头,气息全无。于谦扼腕痛惜不已,深为国家去一文宗而遗憾。他见苏荆溪伏尸不语,想出言安慰一下。不料她很快便抬起身子,表情平静:“对郭伯父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于谦登时无语。她说得一点也没错,郭芝闵参与了谋刺太子,日后太子登基之后,郭家别想有好日子过。郭纯之这一死,等于为儿子赎罪,至少郭家阖族不会被牵连。但是……你的反应也太冷淡了吧?好歹你是郭家没过门的儿媳妇,三日之内未婚夫与未来公公相继身亡,怎么口气冷淡得像在谈论两位路人。于谦正要追问,一旁吴定缘却把珠袋甩到他嘴边,道:“你去数数珠子短没短,少管别人家闲事。”于谦悻悻地扯开口袋,转身一枚一枚数起来。吴定缘俯身下去,把郭纯之的尸身挪到了船尾,然后转身离开。于谦这边把珠子重新点数了一遍,一抬头,看到苏荆溪伸过手来,手里是一封没拆开的信笺。“这是什么?”“我在郭伯父怀里发现的,似乎刚从京城寄来。”于谦有点为难道:“私人尺素,交给他家人便是,干吗给我?”苏荆溪道:“朝堂学问之事,非民女所能插嘴。不过,郭伯父赴宴,为何要把这封京城来信带在身上?他是不是要给汪极展示?于司直熟悉官场,或许能令接下来的旅途有所参鉴。”对太子一方来说,京城一直笼罩在一团迷雾之中。朝中到底发生了什么,除了张皇后的一封密函再无半点透露。这一封信既然被郭纯之带在身上来见汪极,很可能与京城之事有所关联。于谦深深地看了苏荆溪一眼,把信封接过来,封皮上是两排墨字:“鹤山先生敬启,谯郡张泉”,笔法遒劲郁勃,颇得颜鲁公行书的神韵。他还在想谯郡张泉是谁,舢板轻轻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