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娘绝不是一个人,大周可能有千千万万个勒紧肚皮省吃俭用的李兰娘。
她想让她们都吃得起,这很难,但也不是没希望。
大周并不是一个苛刻的朝廷,看他们能有妇舍和成药坊就知道了。
这里头本来就有许多免费的药材,这些药材都是可以提供给百姓用的。
既然有先例,为何补身丸不可以?这其实跟现代的医保差不多,能免费的成药坊会发,若超过了他们就要收钱。
年年月月让每个怀孕的女儿都能吃,这事儿暂且做不到,但她相信只要上头看到药效,一定会同意,大周人并不算多,边疆还常有战事,人口对皇帝来说太重要了。
再说人口也是政绩,哪个官儿会嫌政绩少?
这事儿在张知鱼脑子中一转便溜走了,很快她又撸起袖子埋头做药,心道要是有两个熟手过来帮忙就好了。
殊不知她两个师弟已经在来的路上喽。
第二天,高仁和高轩就被老族长以拜见师姐的理由踹到了张家,手上还提着东西,顾慈道:“怎么跟收徒似的?”
两位仁兄没好意思说本来就是拜师未遂,高大夫咳了两声拉过大徒弟说:“师姐要照顾师弟,为师年事已高,不好再操劳了。”
张知鱼点头:“没问题师父,师弟就交给我了,保准不让他们偷懒。”
说完就带着将人去捣药,下午还去妇舍继续教人扎针。
两人捧着饭,看着熟悉的妇舍,道:“起码伙食还不错。”
做药的事儿有两个师弟帮忙看着,张知鱼便开始想着如何宣传叶酸和什么酸菜叶子不搭边儿。
县里有沈老娘在,她老人家正恨生不逢时,幸好三寸不烂之舌尚在,当即在南水县开了一场又一场街巷茶话会,将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那头范大人也安排手下下乡一个一个宣传,里正丢了好大一个老脸,在家哼哼唧唧底看着儿子就不舒坦,不让他吃酸菜了,改吃芦笋,一天三顿补补脑子罢,不孝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