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2 / 2)

“好了,你也好好休息吧,你这病呀……的确得好好养着。”

她刚走下台阶,就听到身后传来瓷器落地的声音。

她呀,最喜欢这种旁人看她不顺眼又干不掉她的样子。

等着年珠回去后,就差人送信给了李卫,说李卫可以开始动手了。

打铁须趁热,与其等着御史们参年羹尧一本,还不如他们先下手为强。

李卫虽是户部尚书,但如今他很得皇上信任,皇上早在继位之初,就曾与李卫说过,若朝中有如从前平库银之事,李卫只管上奏。

两日之后。

李卫就于早朝时参了年羹尧一本,指出川陕总督年羹尧犯下欺罔罪、稽越罪、忌刻罪等三十六条罪行。

其中以当日年羹尧在青海蒙古饥荒欺瞒不报,加收川陕百姓赋税一成,在官员任免等事务上独断专行、排斥异己、任人唯亲等事最为严重。

到了最后,李卫更是正色道:“……此等贪官污吏,仗着有所依仗横行霸道,若皇上包庇,定会叫朝中官员上行下效,寒了百姓之心。”

他这话一出,本就安静的殿内更是噤若寒蝉,一个个大臣恨不得连呼吸声都放缓了不少,生怕皇上觉得他们对此事有所见地。

这年羹尧是谁?

先帝在世时就看重这人,更不必如今六宫之首的华贵妃娘娘更是他的亲妹妹。

那可是膝下有皇子的皇贵妃呀,说句不好听的,等着皇上百年之后,指不定龙椅上坐着正是六阿哥!

但六阿哥福惠会不会继承大统谁也不知道,他们却知道如今皇上对贪官污吏是严惩不贷,眼里是一点沙子都容不下,索性一个个低着头装鹌鹑起来这等事啊,还是少掺和为好!

皇上也是没想到李卫竟会当众提起这事儿。

这是年珠的意思,还是李卫的意思?若是李卫的意思,那年珠知不知道……

还未等他想明白,就已看见隆科多上前一步,正色道:“启禀皇上,老臣私以为李卫李尚书这话说的不对,年总督虽偶有不当之行,但自年总督上任后,川陕一带赋税年年攀升,西北再无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