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以为王爷今年才十三岁呢。”年珠笑了笑,柔声劝道,“王爷又并非冒进之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定是在心里想了又想慎之又慎,想必这样的小事儿根本影响不了王爷的。”
顿了顿,她又道:“至于王爷与德妃娘娘之间的母子情,姑姑,您不得不承认,这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讲究缘分的,母子情也是如此。”
“旁人不知道,难道您不清楚王爷心里想的些什么?这些年下来,王爷因德妃娘娘的偏心,心里定十分不舒服,如今您不仅没有站在王爷那边,反倒还和德妃娘娘一派,若我是王爷,我也会很伤心的……”
“我,我没有。”年若兰不由着急起来,忙道,“我只是想着不管怎么说德妃娘娘都是王爷的生母,不忍见他们母子生疏而已……”
年珠道:“姑姑,话可不是这样说的,从小我就听祖父说什么‘家和万事兴’,‘上梁不正下梁歪’之类的话,虽说这话用在德妃娘娘和王爷身上不大合适,但话吧,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当母亲的没有当母亲的样子,为何却要当儿子的又孝又顺?王爷心里本就觉得委屈,您再劝上几句,保准王爷是委屈又心酸,觉得普天之下竟没人懂他。”
不管何时何地,年若兰都会选择与四爷站在一边。
即便方才她那样说,心底也是盼着四爷好的。
年若兰迟疑道:“可如此一来,四爷与德妃娘娘之间……”
“难道姑姑劝上几句,就能叫王爷回心转意?就能叫王爷与德妃娘娘母慈子孝?”年珠的笑容中带着几分淡然,轻声道,“自然是不能的,但您的话啊,却是狠狠在王爷心上插了刀子。”
年若兰自是知道这些日子的四爷有多忙,哪里愿意见着四爷因自己伤心难过?她很快就会过意来,洗了把脸,换了件衣裳,就去了外院书房。
果不其然。
外院书房里的四爷正呆坐着发愣,听说年若兰来后是愣了一愣。
年若兰一进来,先是认错,再道:“……不管什么时候,在妾身心里王爷都是顶顶重要的,方才妾身之所以那样说,也是盼着王爷,不想叫旁人说王爷的闲话。”
“既然您不愿意收用德妃娘娘赐下来的两个宫女,不用就是了,只要您开心就好。”
“兰儿,你的心意如何,我心里最清楚。”四爷一把将年若兰搂在怀里,微微叹了口气,道,“你放心,我不会与你生气的。”
他知道他的兰儿心地良善,之所以那样说也是受到乌拉那拉氏的蛊惑,乌拉那拉氏存的什么心思,他自是一清二楚,盼着他们两人因此事心生嫌隙,渐行渐远,以年若兰的性子,定会心里不舒服,身子一日日弱下来的。